关灯
护眼
      想要成名,要三分实力,六分运气,一分贵人扶持。

  刘方运气很好,一穿越回来,就有了贵人,就差三分实力去撞那六分扶持。

   95年那年,刘方刚刚穿越回来,就被一团大火围住。就在他以为又要穿越的时候,一个强壮的男人冲进了火场,将他救了出来。

  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强壮的男人是著名的电影导演冯晓宁。冯导属于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拍过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获得过几次飞天奖和金鸡奖。

  因为救了刘方,冯导还被通令嘉奖,获得过广电部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在这之后,刘方就死皮赖脸的跟着冯导进了剧组讨生活。那一年,他才十五岁,冯导看他实在无处可去,就让他在剧组担任场记。

  之后,他跟随冯导去藏地拍摄《红河谷》,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拍电影。在剧组他经常向工作人员请教问题,学习技能。众人看到了他是冯导带过来的,也都不怎么藏私。

  冯导的剧组基本上都是跟着他很多年的老朋友了,都是各个电影厂的职工,不仅手艺精湛,而且还具有相当强的理论知识。

  刘方就好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的吸取着养分。

  拍摄完《红河谷》之后,刘方就开始着手写剧本。当然,都是练手之作。他还没有拍摄的能力,而且这几年也的确不是拍摄的时机。

   20世纪末的时候,国内的电影市场一步步衰落,在99年达到了最低谷,全国总票房只有8.1亿。

  之后才会逐渐回暖,04年到达快速发展时期。一年一个大增长,从总票房十几亿,达到了后来的五六百亿,来了一个超野蛮增长。

  所以拍摄电影最好的时候,最好从04年开始,或者提前一两年。

  刘方写的剧本都是一些后来的电影,适合他拍摄的。虽然有一些记不全了,但是大体剧情还是能够记住的。然后在经过他的润色,加入他学习的各种知识。

  最后,他开始尝试画分镜头剧本。一开始画的并不好,可是没事他就画,几年下来画技也能看得下去了。

   98年《泰坦尼克号》上映,给国内的电影带来了非常的冲击,国内的观众终于知道了世界顶尖水平的电影是什么样的了,对国内拍摄的电影非常不满意。所以99年的票房国内总票房,一下子从14亿减少到了8.1亿,差点没有把国内的电影人给打击死,这个票房也不过就是两部半的《泰坦尼克号》而已。

  不过,这和刘方没有关系,因为他正在跟随冯导在拍摄《紫日》,这是一个战争片,也是刘方拍摄的第二个战争片。上一个也是冯导的,叫做《黄河绝恋》。

  在拍摄《黄河绝恋》的时候,他成功的当上了摄影师学徒,然后在《紫日》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副导演。

  在拍摄的工程当中,刘方和冯导的创作理念有一些冲突。刘方这两部片子完全可以拍摄的更加商业一些,而冯导的要求却是厚重,因为这样有历史感。

  厚重的画面颜色是深色的,而商业就需要鲜明,这就是一个矛盾。两人每天都在对此发生争执,虽然没有吵起来,但是却让剧组里面的人都感觉怪怪的。

  因为刘方有一句话很对,现在沉闷的电影太多了,观众需要的是商业电影。一味的强调历史厚重,在商业上绝对不会有好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