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文昌帝君没有震惊太久。

    毕竟生前是一代文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重的就是心性。

    正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卒然临之而不惊,盖莫如此。

    无论这种关乎民生、治政的思想是天尊自创,还是偶然从哪看到,只要是好的思想,可以用上。可以破局,那就行了。

    为人师者以引导、推动为主。

    为人臣者不应多问。

    如此,关于“虚”的方面,文昌帝君暂时没有别的事情需要进行推动。

    有虚就有实。

    务完了虚,接着便要务实。

    不然,虚者太虚,飘在天上不落地,一切皆是空谈。

    而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

    太乙救苦天尊麾下,目前虽只有一州之地,却与国无异。

    生前既在地方州郡为过官,也在朝廷三省六部做过事,更执掌过门下省大权,文昌帝君在治国理政方面,具备着超强的实干。

    只不到八天时间,便看出了诸多问题。

    按照轻重缓急之分,文昌帝君先把“虚”的问题提出,并得到解决,统一意志,现在就要关注“实”的问题,大刀阔斧改革,昂首挺胸前进。

    “天尊。”

    回过神后的文昌帝君开口说道,“我意,内部改革,稳扎稳打推进即可,当务之急,是应对大玄昏君派出的五万大军。”

    想要轻装上阵,必须内无隐忧,外无大患。

    统一内部意志以后,就算还有一些隐忧,有太乙救苦天尊、文昌帝君、黑山府君、黑山土地公兼地下主,以及在外的无极圣祖坐镇,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故而,文昌帝君认为,应当优先集中一切能集中的力量,应对外患。

    还有什么外患,比大玄昏君派出的五万大军,能对滦州产生更大更直接的威胁呢?

    暂时没有了。

    如果有,也一定是来自大玄昏君使出的其它招式。

    在应对大玄皇朝五万大军这一块,文昌帝君认为,天尊麾下,特别是少女神使李灵素的一系列举措,不能说大错特错,至少没有抓住重点。

    这不能完全怪罪于李灵素,也有黄天前一段时间无法正常干预的责任,更有天尊麾下确实缺乏相关能力与经验之人的原因。

    燕赤霄?

    只是行走江湖经验丰富罢了。

    紫竹道人?

    生前身后都痴心于修行,顶多就是做些斩妖除魔的事。

    龚梓臻?

    倘若龚梓臻真的是个大才,也不会成了三槐王氏旁系的女婿以后,还混得这般凄惨。

    都被发配到远离相对安稳的大玄皇朝中枢的滦州丹阴县,来做一个朝不保夕的县令了。

    又或者,就算龚梓臻有些才干,但不是“葛公既没,不见其比”式的出道即巅峰的天才人物,需要磨砺。

    李俭仁?

    乡野出身,有些智慧聪明,少了阅历见识,需要慢慢成长。

    余下的其它从神、箓生、信徒……

    文昌帝君不能说无法从中找出人材,只能说需要精挑细选,再经培养,方有可堪一用的时候。

    如此草台班子,既无经验,也缺少磨练,犯错再普遍不过了。

    “帝君说得有理。”

    黄天非常赞同文昌帝君的看法,随即话锋一转,“既如此,滦州境内大小事,便交给帝君去做了。”

    撂下这句话,黄天唰的一下意识退出神祇扮演游戏。

    正式定名为《太平纲领宣言》的“经典”,还需要他去多多操心呢。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既然他都这么劳心了,那就不能再劳力。

    而且,黄天非常相信文昌帝君的才干,把滦州大小事、太平道大小事都丢给文昌帝君去做,不说手拿把攥,绝对马到功成。

    须知文昌帝君式的儒家士子,可是上马治军,下马治国的全才。

    十分热衷于和人讲道理。

    若是对方不听,那就把对方打到乖乖跪下,听他娓娓道来讲道理。

    讲完以后,还要问一句:“服与不服?”

    不服?

    那就接着打。

    面对黄天的撂挑子,文昌帝君没有丝毫负面情绪,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倒不是说文昌帝君想做一个劳力者,或者文昌帝君此刻心性又不稳了,而是找到了新的挑战,新的使命。

    这种感觉,懂的都懂,不懂的继续躺平去吧。

    黄天意识退出游戏以后,并非彻底不关注游戏,而是分心二用,一边翻阅云山书院藏书阁里的各种书籍,一边默默观看直播。

    两方世界时间流速一致,便是这么舒服。

    再者,神道、武道的境界统一来到三境顶点,也让黄天对自己的“精”、“气”、“神”的感知、拿捏、掌控,来到了新的高度。

    别说分心二用了,就是分心三用、四用,都未尝不可。

    心中起了这样的念头,黄天索性真的分心三用,把“无极圣祖”的马甲拉了出来,在游戏世界的渊州尝试搞出一些动静来。

    这种状态甚是奇妙。

    主意识在九州世界,在云山书院藏书阁,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春夏与秋冬,一心读书看书,为不久后正式着手编撰《太平纲领宣言》做准备。

    一个分意识以太乙救苦天尊的上帝视角,观看文昌帝君在滦州展开的操作。

    一个分意识化身“无极圣祖”,在渊州尝试做事。

    无心之举往往有无意之得。

    眉心识海之中,三道都已九凝九炼的法相金身受此刺激,隐有合三为一的萌动。

    当然,这种萌动不出意外地失败了。

    原因有几点。

    最重要的是太乙救苦天尊仍是二品紫青敕天君的位格,尚未达到应有的一品紫敕天尊位格。

    其次是另外两道法相金身,代表的分别是“无极圣祖”和“黑山府君”这两个神位,与黄天此刻分心三用有所偏差。

    毕竟黄天的主意识指向九州世界的本我,第一个分意识指向太乙救苦天尊,第二个分意识指向黑山府君。

    没有一一对上,怎么合而为一?

    发生了这般变化,黄天应时权变,将主意识正在进行的读书、为编撰《太平纲领宣言》做准备一事暂且放下,转而思考起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谁为主?

    是黄天以太乙救苦天尊,或者说太乙救苦天尊代表的神祇扮演游戏为主?

    还是太乙救苦天尊,或者说太乙救苦天尊代表的神祇扮演游戏以黄天为主?

    不用过多思考,黄天得出自己的答案。

    当然应该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