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今日第一更3K大章奉上,晚点还有两更,也是3K大章!】

    画面回到大殿内。

    “闽中八县七十万户百姓,安危都维系在平章一人身上!”

    “平章万不可赴那龙潭虎穴之地,以身弄险啊!”

    待到季秋走后,立刻就有文武官员上前,情真意切的劝谏着陈友定。

    也有人早早就和朱元璋那边建好了关系,无论谁输谁赢,都能保住自己的官位。

    但这种时候,若是不劝谏陈友定,那就不是“不合群”这么简单的了。

    是以到最后,闽中所有文武官员都涌到了陈友定面前,言之凿凿的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

    陈友定环顾身前,看向那一张张不知心思的面容,忽的唏嘘道。

    “应天那种一年两熟之地,居然能有亩产四石的水稻。”

    “若是放到咱们闽中这等一年三熟之地,一亩地一年的收成,怕不是要破十石了?”

    “一年十石啊...”

    “青田公真乃当世圣人也...”

    众官员面面相觑,不明白陈友定为何对季秋这么相信。

    “平章,那只是朱贼义子一家之言!”

    “岂能轻信?”

    陈友定摆了摆手,笑道。

    “若非有万全的把握,青田公又岂会把自家公子派来?”

    “更何况亩产十石...”

    陈友定的目光越过层层人群,看向大殿洒满阳光的正门。

    几分钟前,这里站着一个朝气蓬勃的身影,自信的说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此刻没了身影的遮挡,透过肆意洒下的阳光,陈友定仿佛看到了一幅画面。

    宇内安定,海晏河清,每一个汉人,不,是每一个百姓,都能够在阳光下挺起胸膛,幸福且快乐的生活下去。

    这幅画面,名为盛世。

    “就算真是场梦...”

    “老夫也想亲眼去看一看,有没有那么一丝实现的可能...”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读来平淡的一句话,凝聚着历朝历代不知多少百姓的绝望与心酸。

    打了一辈子仗,陈友定比任何人都渴望结束乱世。

    但在此之前,陈友定从没有考虑过乱世结束之后,该是什么模样。

    继续回到那个百姓朝不保夕,人不如狗的时代?

    不,不应该是这样的。

    季秋的话,启发了陈友定。

    于百姓而言,战乱与否其实根本都不重要。

    只要活得潦倒,生的艰难,那对于百姓而言。

    就是乱世。

    只有让百姓都过上季秋口中的日子,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二十年元末乱世,才算是彻底结束。

    这样的前景实在是太过美好,哪怕是只有一丝一毫的可能,陈友定都想去亲眼见证一下。

    那个名为“盛世”的到来。

    ......

    第二天,季秋就听说了陈友定将闽中所有元人官员控制起来的消息。

    足可见陈友定之雷厉风行,以及对闽中的掌控程度。

    其实就算陈友定不管这些铁杆元人,他们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闽中本就没有多少元人,再加上陈友定在闽中二十年的经营,哪怕元廷罢免了陈友定的官位,闽中的百姓都得自发的拥护陈友定继续执掌福建。

    这就是民心所向。

    “收拾收拾东西,咱们去买点东西,准备回去了。”

    崔兴的大脸盘子,“嗖”的一下出现在叶秋左边,瓮声道。

    “总旗,咱们这就准备回去了?”

    季秋猛地后仰,远离崔兴,反问道。

    “不然呢?”

    “事情都办完了,难不成你还真想让我留下来当人质?”

    崔兴摸了摸手上的柳叶刀,似乎有些遗憾。

    “这倒也是...”

    “可惜,来趟福建,我连刀都没拔过...”

    季秋:“......”

    你个憨货!

    默默地翻了个白眼,季秋径直起身,准备去寻陈友定。

    刚一见面,季秋便大咧咧的开口道。

    “叔父,侄子初来乍到,不识本地风土人情。”

    “可否给我派个向导,我打算买点咱们本地的特产,带回去给我干爹干娘,还有老师当礼物。”

    “好不容易出趟远门,俺也不能空手回去啊?”

    看了看摊着手的季秋,陈友定不禁失笑道。

    “老夫都随你回去了,难道不是最大的礼物吗?”

    “呃...”

    季秋顿时愣在原地,显然是没想到一本正经的陈友定,居然会和自己开玩笑。

    不等季秋反应过来,陈友定便招招手,吩咐道。

    “取...三套水晶器,象牙五对,德化白瓷珍品十件,交于...我这侄子...”

    季秋顿时上前一步,正要推辞,却发现陈友定正促狭的看着自己。

    “你口口声声唤了我两日叔父,老夫也不能让你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