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们回去吃饭,明天一早还要上路。”

    赵家村的人很快就散了,众人重新取了干净的水,烧火做饭,谁也没再管赵大麻跟张山仁那些人。

    第二天一早,赵家村的人浩浩荡荡的上路时,身后便出来张山仁那些人的惨叫声。

    “啊……”

    一声接着一声的惨叫,但也没有任何人同情他们。

    杀人、做坏事都会有报应,那些人是咎由自取。

    再加上今天遇见的难民,明显要比昨日更多。

    赵家村也根本无暇顾及那些事情,一个个的都捂着自己的包袱,一个个紧张兮兮的。

    “求求你们给我们点吃的吧?”

    有人哀求着拦路,却因为忌惮赵家村手中的刀棍而后退。

    有位老妇人抱着一个婴儿跪在地上,身后还跪着两个孩子,对着众人哀求道。

    “我的孙子病了!只要你们给我药,就把我带走吃掉吧。”

    可因为昨天一个馍馍的事情,赵家村任何人都不敢帮她,生怕再惹出什么乱子来。

    “叶桑,要不你给他们瞧瞧?”

    婆婆李氏看不下去这种场面,觉得只是看病,又不是给粮食,应该惹不出什么麻烦。

    “娘,那个孩子,已经死了。”

    叶桑目光一沉。

    她刚刚听到妇人的话,就顺着妇人目光看向那个包袱了。

    里边的孩子面色铁青,隔着老远还有一股腐臭的味道,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

    “死了?”

    李氏踉跄了两步,差点站不住身子。

    这到底是个什么年代啊!

    有人饿死,有人杀人害人,难道就没有几个好人么?

    “里正啊,咱们什么时候能继续走山路啊?”

    到了傍晚,赵家村的人做饭,依旧是被难民围观。

    甚至有几个男人已经来偷粮,被赵家村的人合力打回去了。

    “如果不是山的尽头是悬崖,我们也不会带着你们走官路。”

    这件事,里正并没有正儿八经的告诉赵家村的人。

    此时见官道难走,才将实情说出。

    众人一听,走官道要在山里绕半个多月,会消耗大部分的粮食,才没有再说什么。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粮食是她们活下来的重中之重。

    “今天今天多做一些饼子、馍馍,最好能做够五天的,一路就不要再做饭了。”

    既然已经有人来抢粮,赵家村的人都豁了出去。

    女人做饭,小孩捡柴,男人则守在外围,见一个难民上来就打回去。

    “叶桑,你能不能去看看我娘啊。”

    趁着休息的工夫,孙婆婆的儿子赵大伟还是来求了叶桑。

    接下来的几天,不准开火做饭,也就意味着孙婆婆只能吃冷冰冰的馍馍跟饼子。

    可孙婆婆满嘴都是燎泡,这些天,也只能靠喝粥维持生存。

    “十两。”

    叶桑正在加热猪油,然后按照刘春娘的安排,将每一张饼子上面都刷一层猪油。

    等吃的时候稍稍加热,再加上盐巴,饼子自然就香了。

    “叶桑,你能不能便宜点?”

    一听到要十两银子,赵大伟头就大了。

    可一想到这两天风大,他娘还一直吆喝疼。

    这病情若是再耽搁下去,不知道还要出什么事。

    “不给银子,就拿等量的粮食来换。”

    想到这些,赵大伟咬咬牙,只好去拿了对应的粮食来。

    “我只能保证你娘的嘴巴内愈合。但她的嗓子毁了,治好是另外的价钱。”

    叶桑收了粮食,将一小瓶药递给赵大伟:“每天三次,让孙婆婆含在嘴巴里。”

    “你都不用过去看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