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刘恢接着说道,“你们这边达成一致以后再提交上院和最高法院,法院司法解释通过以后,上院才能立法,完成以后下院讨论,最后我签字才能正式通过。”

    在华夏,任何一项法案通过并不容易,如果是公心的法案还好,如果是利益为重的私心法案,基本没有通过的可能,下院任何一个党派很难形成51%的会员优势,就算有,下院院长和华夏大统领也不可能一条心,二人分属不同党派,这是宪法决定了的,当选大统领党派自动失去下院院长的竞选资格,这样制定就是为了平衡三方力量,始终不让一家独大,更不让赢者通吃的局面出现。

    郭嘉点了点头,“你还有四年就退下来了,有什么打算?”

    私下,郭嘉和刘恢的关系十分要好,二人都是少年就相识,在一起工作学习时间又长。

    “说真的,还没考虑过。”

    “要不你去经商,今后养儿子困难,你还可以帮我养。”

    “滚!”刘恢白了一眼郭嘉。

    其实,按照郭嘉和甄姜收入,他们养五个儿子很轻松,在刘恢看来,他们自己给自己制造焦虑。

    “中午一起吃饭?”

    “食堂?”

    郭嘉点了点头,刘恢立即站起来开门就走。

    他实在没想到,现在想蹭郭嘉一顿饭都好难。

    “你去哪儿?”郭嘉声音在刘恢身后响起。

    “我去找公与(沮授)有些事情。”刘恢说完大步就离开了郭嘉办公室。

    天策院里面分布着华夏军方的各个部门,被其他国家誉为华夏军队大脑。

    “公与,最近怎么样?”刘恢进屋刚坐下就开口问道。

    正在倒茶的沮授看了一眼刘恢,“大统领,我倒是挺好的。”

    “想你儿子了?”刘恢开口问道。

    沮授苦笑着说道,“我倒是无所谓,这小子也是二十六岁了,主要是他母亲,说已经两年没见到他了。”

    刘恢所说的人是沮授的儿子沮晧。

    沮晧两年前是华夏军队的一名营长,后来被选为华夏驻美洲一个国家的指挥官。

    (为了锻炼年轻人,后来华夏选择驻外军队指挥官,全部选择了三十岁以下年轻人)

    刘恢很早就认识沮晧,还教过他,这小子是个人才,遗传了沮授至少五分谋略。

    刘恢有时也感叹,为何历史上那些世家豪族出人才,后来刘恢才逐渐明白,很多世家豪族对子女要求极严,就像现在华夏一样,有钱人都想方设法让子女多读书一样。

    “提到这个,最近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他们海外驻军通常需要五年时间,时间的确很长,父母担心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