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九月十五,稷下学宫论学会召开在即。

    天下学子纷纷涌上凤鸣山颠。

    经过一段狭隘又漫长的羊肠小道之后,顾有年随着众人总算来到了凤鸣山之巅。

    稷下学宫便是建立在这凤鸣山之巅,据说这里乃是齐国的文脉,地有龙七,曾诞生出好几位世间至圣。

    随着一道沧桑古老的钟声,天下众学子已经齐聚。

    凤鸣山之巅,早已被开拓成一大平坦的场地,如同山顶被人生生削去一角!

    此处为论学会的场地。

    场地共分为里外三层,其中内三层为受邀的文人学子,是真正参与论学的地方。

    而外三层则是观摩场,能很清晰的听到里面论学的内容。

    无数无缘参与内三层论学的文人学子,为了争夺外三层的位置,也是费了不少功夫。

    虽说是外三层,但是每届论学都有外三层的学子在旁听论学,而忽然顿悟之人,却是不少。

    要知道,这论学不仅对文人有用,甚至对武修之人,同样受益匪浅。

    当然内三层,只有拥有请柬的学子方才能进入。

    而其余无缘内外三层的学子,只能坐在边缘外,若是静心聆听,也有不少收获。

    而在这里外三层的中心,有一处大平台,想必便是稷下学宫掌学、教义等核心人物的论学之地。

    “请齐国国君、稷下学宫先生入场!”

    很快,在伴随着司仪的一声高呼,只见巍峨的稷下学宫殿门,缓缓而来几道身影。

    而走在最前面的,则是一道金龙黄袍的中年男子,只见他气息稳重,目光凌厉,一步下去,便有庄重威严之姿!

    两处袖口微微一挥,举止之间,便是如同金龙咆哮,气势直逼,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此人便是如今的齐国国君!

    只见齐王率先走到中间论学台上,大展双臂,目光睥睨着底下众人,随即说道:“齐国乃中原诸国之首,今四海升平,文风鼎盛,恰逢三年一次的稷下学宫论学会,广邀天下学子,聚于凤鸣山巅,论天下之学!”

    “孤感甚幸,愿天下学子共勉之,流芳万世,造福世人!”

    齐王一阵声情并茂的发言,直接将现场的高潮全部拉满。

    顾有年抬头望去,只见齐王身后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想必此人便是稷下学宫的当今掌学了。

    果然,等到齐王开场白讲完,他便转身,朝着身后的那位老者拱了拱手。

    此刻不是在朝堂,不谈君臣礼仪。

    在这稷下学宫当中,齐王既是君王,也是学子,他与汤先生亦师亦友,难怪如此恭敬。

    只见现如今的稷下学宫掌学汤先生也朝着齐王行礼,礼毕之后,齐王站在一侧,而汤先生缓缓上前。

    先是带着身后的学宫众教义,朝着东南西北各处的学子一一行礼,而底下的学子也一一回礼。

    礼毕之后,学宫众人依次站在各自的座位上。

    学宫掌学汤先生此时正威严的站在论学台上,目光所到之处,皆引来无数学子的敬仰。

    只见他高声呼道:“今日乃稷下学宫之盛会,与天下学子共论学业之道,祖师齐圣人告诫吾,要以天下百姓为基石,勤勉而行,效力贤明,开创天下太平之盛世。”

    “以兼济天下,将圣学永久传播下去,做到人人可读书的伟大理想而付诸行动!”

    “这也是稷下学宫举办历届论学会的主要目的之一,望诸位学子共勉!”

    汤先生眼睛中闪烁精光,这是当初师祖对他的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