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同于体育馆内国内及华人观众的欢呼雀跃,

    比赛场地内,文浩看着那计时器上显示的数字,第一时间所爆发的情绪,竟不是喜悦。

    龚炜欢喜的过来用力地与他拥抱了一下,然后便冲到观众席边上,去拿国旗去了。

    文浩则一屁股坐下,抬头望着大屏幕,等待着校准后成绩的刷新。

    很快,最终的成绩表便出炉了:

    1——中国——文浩——6.56NR

    2——中国——龚炜——6.60PB

    3——卡塔尔——弗朗西斯——6.62PB

    4——霓虹——藤光谦司——6.63PB

    5——泰国——桑迪·瓦查拉——6.65PB

    6——霓虹——高平慎士——6.65PB

    7——卡塔尔——阿卜杜拉——6.67=SB

    8——沙特——哈桑·哈比卜——6.69

    确定了,的确是6秒56。

    文浩自顾自地欣然一笑,心中思绪万千。

    10.35、6.59、6.58、6.56,这四个数字看上去似乎平平无奇,但如果是非常熟悉中国短跑的田径爱好者,或许能够了解其背后的由来与含义。

    直到现在,他才忽然觉得,自己的重生似乎在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还坐在地上愣着干嘛?赶紧起来庆祝了!”

    龚炜将手中卷成一团的国旗给扔了过来,然后一把将文浩拉起,进行绕场庆祝。

    跟现场的观众们进行一番互动之后,又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与弗朗西斯进行了合影。

    然后文浩又单独来到计时器旁,与自己新创造的6.56国家纪录合影。

    之后诸如记者采访之类的流程,自是无需赘述了。

    ——

    信息的传播需要时间。

    其实在60米决赛后不久,文浩再破全国纪录夺冠的消息,就由歆华社的电讯报道传回国内了。

    搜虎、佰度、腾讯、新琅等门户网站纷纷进行了跟进报道,不过这年代网络尚未大规模普及,因此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还是很有局限性,只能算是进行了预热。

    直到燕京时间19点11分,《新闻播报》节目忽然画面一转:

    (主持人介绍)

    『不久前,在泰国芭提雅进行的亚洲室内田径世锦赛,男子60米决赛中,我国选手文浩以6秒56的成绩夺冠,并且刷新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国家纪录。

    (插播比赛画面)

    据悉,此次男子60米项目总共有三轮比赛,比赛时间分别为燕京时间的上午11点、下午16点、傍晚18点。在前两轮的比赛中,文浩就两度跑出佳绩,分别以6秒59、6秒58的成绩两次刷新了全国纪录。

    两个小时之后的决赛,文浩分在第6道,决赛中他发挥优异,延续了前两轮比赛的强势,最终以6秒56的成绩夺冠,并在一天时间内第三次刷新全国纪录!』

    标准的新闻报道,不掺杂任何附带情绪的点评,只是纯粹的叙述事件的时间、过程与结果。

    这样的新闻报道,如果放在网络上,是没什么人愿意仔细观看的,更别说驻足发表评论了。

    但,这是《新闻播报》!

    同样是奥运会冠军,为什么偏偏是劉翔最火?

    因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劉翔所获得的荣誉,已经与国民的期待,乃至民族尊严深深绑定了。

    “第一个在直道项目上打破欧美统治的黄种人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