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听到江复生说的这两个问题,白教授笑了笑,自然这个问题还得江复生自己来解决。

    “我先解释第一个问题,国家是要发展的,以去年大堤上发生的事为例子,后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严查并加大建设力度,而那些不合格地条钢所占的巨大份额必然会让出来,所以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

    “国家建设发展目光不能太短浅,政策也是停止向这些行业贷款,而不是完全砍掉不让其发展,是停止帮助而不是禁止存在的关系。如果真的等需要的时候再建就已经晚了,所有的工厂建设都需要周期性。”

    “至于过剩的问题我觉得唐平一个钢厂的老板说的很好,‘我产品合格还赚钱卖的出去,那就显不出过剩来,至于那些亏损的只能说明他们自身有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拿某些无能的企业做例子。”

    “至于第二个问题,这件事我也知道,他们弥补不了现实中的问题,更何况他们效率太低。说句不好听得话,等他们研究探讨完生产出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他们从立项、调研、分析、申请、审批、招标、建设、投产,完成这些流程估计需要三四年以上时间。”

    “我们福盛钢铁从八月底接手改造到投产用了二十天,现在又进行改造过完春节就能生产,中间没有影响生产而且只需一个多月完成改造,七八月份的改造我计划不超两个月完成投产。”

    “他们拿什么跟我们竞争?他们根本没资格跟我们竞争,因为他们没有我们这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当然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做后盾,有银行的资金做支撑,这是我们不能比的。”可以说这是江复生最无奈,感觉最悲哀的补充。

    现在两位教授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点评江复生所说,但从规划上而言确实不该批,当然他要是只生产轴承钢那肯定没问题。

    可是要从经济效益方面讲,江复生绝对能够带领厂子一往无前的冲,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和增长。

    栗向阳也发现了两位教授在这个问题上的为难,干脆自己张口打断他们之间的对话,“你觉得现在那些亏损的大企业哪方面的问题最严重?”

    “责任不明确,领导干不好平调走了,换个地方继续干,给企业留下了什么?留下一个烂摊子。干好了升职走了,没问题,不能耽误人家前程!我认为干不好直接降级,五年甚至十年内不给升职机会,我相信他们都能想办法干好。”

    “我学的是冶金工程,现在一直在补充学习企业管理学,与朋友交流的时候说某些大型企业任命存在一个‘窝囊废理论’,导致企业管理层不断退化,这个可不是书本上的,不知道你听到过没有?”江复生看向下面的领导。

    结果包括栗向阳及在坐的评委都摇头,很明显这个理论所传的圈子并不大,既然说到这里了江复生准备把这个“捅出来”。

    “某些领导担心自己的位置被能力强的下属抢了,这种事可以说是时有发生,所以任命下属的时候绝对不能任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为了保证自己还有发展空间,就任命两个个人能力比自己稍弱,合起来却又能够帮得上自己的下属。”

    “这样以来自己还可以升职,至于自己升职以后的事情自然是从两个下属中挑选一个接任,而这个接任的人自然会把自己的搭档调走,换两个更弱的来帮自己。这样的结果是体制内人越来越多,而个人能力却越来越差,各位可以和那些亏损的厂子对照一下。”

    江复生已经把嘴闭上不说了,栗向阳嘴里却反复念叨“窝囊废理论”这五个字,而且越念叨脸色越差,至于想到了什么不说也都能猜到。

    “江复生,你先回去等通知吧,有结果了会直接打你手机,我们这里有你的联系方式。”陆教授知道不能再问下去,干脆把他打发走。

    可以说这次江复生尽情发挥,发挥的自己的有点“找不到北”的感觉,至于自己的所说的那一套,尤其是最后的点评,确实刺激到了这些人,这等于对自己的印象彻底走向了两个极端。

    反正事情已经这样,江复生不可能在这方面花费心思,只需等待不论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鲁东的冬天并没有那样冷的过分,到公司的时候还在照常生产,按着江复生的要求已经让孙永建带来了二十个老乡过来,这些人已经分配到各个工段熟悉自己工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