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妨事。自家兄弟。”赵仲针表示没放在心上。静松顿时又嬉皮笑脸起来。

    “我也是偶尔听父亲提起过,眉州三苏文采卓绝,特别是一手议政之文,颇有古风,犀利尖锐。不过也听说像王安石等人,却不喜这样的文章,褒贬不一。”静楠慢慢解释道,“只是啊~~,没有乘风而起,不知道回来又是怎样的境况。”

    “原来这样啊,居然没有听父亲提起过。”赵仲针遗憾非常。

    “向来回首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三娘望着远处一片片的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不由得感慨起来。

    “这是谁的诗?”赵仲针不禁问道。

    三娘一愣,心想不好,怎么把东坡先生的诗念了出来。于是绕开话题,对着赵仲针微微一笑:“赵公子可曾累了?我家奶娘带了好喝的果茶和点心,要不要来尝一尝?”

    这完全出乎赵仲针的意料,他从未想到三娘会邀请他,也没想到那样的一笑会晃了眼睛,于是不由自主的点点头,默默的跟在后面。

    四个人在凉亭坐下,奶娘和家丁备好了水果、点心和茶水。

    赵仲针终还是忍不住问了起来:“恕我冒昧,三娘好像跟三苏很熟络,不知是为何?”静楠也一直心怀疑虑,便静静的听着。静松根本不关心,一只脚吊在外面,好像亭子里面都跟他无关。

    “三娘只是仰慕苏大公子的才识。”三娘简单的答了,并没有下文,默默的吃着点心。

    “原来你们很早就相识?”赵仲针问道。三娘放下点心,缓缓的点点头,然后看向远处:“嗯,很早。”

    “哈哈哈,牛皮别吹破了!”静松猴子一样的跳到三娘面前,唬的三娘一抖。“你才多大啊,虚岁六岁。你认识他多久了?左不过一年而已。”说完对着静楠说道:“大哥可记得?”

    “嗯。去年春天,三苏最开始来京的时候,就是在我们家拜会的欧阳公。”静楠肯定道。

    三娘白了他们一眼说道:“反正很久了,你们不懂。”说完便不再说话。

    赵仲针心中眼中飘过一丝异色:原来很久了啊……略有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