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士卒来报,言道路已经肃清,还请世子和祭大夫移驾!

    祭仲这才结束与郑忽的谈话,继续专心驾车。

    其实,祭仲对郑忽真的还是不错的,至少与郑忽的另外几个兄弟相比,祭仲的心里还是偏向郑忽多一点。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当年郑庄公娶邓曼为正妻,是祭仲一手操持的。

    有这层关系在,祭仲自然不可能毫无偏向。

    虽说之前他也曾摇摆过,但是心里还是希望郑忽能继承君位,这不单是情感上的偏向,更是出于国家稳定的考量。

    就像他曾经劝郑庄公的那样。

    “君者,尊也,尊者,所以别群也,君上爱幸三公子,赐之以富贵可也,独不可使其身尊,不然,君上百年之后,四公子皆君也,国家必乱!”

    话说的确实在理,奈何郑庄公不听。

    而今,郑庄公尽剪三公子羽翼,祭仲心里说不高兴是假的!

    他这个人和石碏(què)很像,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石碏是个纯臣,为了国家能够大义灭亲。

    祭仲就做不到这一点。

    从历史上他干的那点破事就可以看出。

    郑庄公未死前,他一个劲的劝说君多内宠,于国不利,甚至郑庄公临死前想立公子突为君,他还在说自己不敢受命!

    可以说是拼了老命的维护原主。

    等到郑庄公一死,宋庄公将他挟持、生命受到威胁之时,立刻答应扶立公子突为君。

    忠臣的形象在这件事尽毁,让人大跌眼镜。

    这件事也或许可以用身不由己,虚与委蛇来开脱。

    但是,当高渠弥射杀原主之后,他非但没有为原主报仇,反而与高渠弥商议立公子亹为君。

    这就完全和忠臣挂不上边了!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大忠似奸,大奸似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不经过一些事情的考验,谁又能真正的了解一个人呢?

    像祭仲这种心思深沉之人,更加如此。

    这也是郑忽一直对祭仲心存芥蒂的原因。

    类似祭仲这种聪明人,性格都是极其矛盾的,不可一概而论!

    “世子,我有爱女,年虽未笄,却也颇有才慧,倘世子不嫌,愿为待年之妇!”

    就在郑忽对周围不断向他释放善意的国人挥手示意的时候,祭仲的话让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郑忽原本就知道祭仲是有个女儿的,非但知道,而且对此女的名头如雷贯耳!

    无它,历史上人尽可夫的主角(想歪的立刻去外面罚站!)。

    宋庄公胁迫祭仲立公子突后,又胁迫他将女儿嫁给辅佐公子突的大臣雍纠。

    公子突继位后,祭仲专权,公子突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雍纠看出了公子突的心事,于是,二人定下毒杀祭仲的计划。

    雍纠归家之后,祭仲的女儿发现雍纠有点不对劲,用酒将之灌醉后,套出了二人合谋毒杀祭仲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