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虢、虞、魏、芮四国国君大张旗鼓的进驻于梁国国都少梁城。

    这样的事怎么可能能逃过郑忽的耳目。

    知道是知道了,郑忽也并不畏惧五国的联合,但是郑忽却是多少有些担忧。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别看他诛灭曲沃,在前不久又灭掉了贾、杨、霍三国,在别人眼中,他的威势正盛。

    但问题是,在这种威势后面其实暗藏着危机。

    陉庭一战,他的精锐死伤过半,可以说元气大伤。

    他现在手中的兵力,翼人有三百乘,郇、冀、耿三地有二百乘,再加上陉庭的百五十乘,总共也就六百五十余乘的样子。

    算起来,兵马确实是不少。

    但别忘了,新定的土地也多啊,除了曲沃原先控制的城邑,还有不久前才诛灭的贾、杨、霍三地。

    不能说所有新定的城邑都要派兵把守,但是重要的地方还是需要一些兵力的。

    比如曲沃,比如贾、杨、霍三国原先的国都等等。

    这样,他手中的力量就分散了。

    而这也正是他所担心的!

    讲实在的,若是贾、杨、霍三国没有前来找他还兵,他还真没有想要在此时就把三国给灭掉。

    只能说,郑忽灭掉三国,实属无奈之举。

    没办法,人家前来索要,你不给,必然要翻脸。

    一旦翻脸,那么像此时齐聚少梁城的或许就不是五国了。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极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郑忽面临的压力更大。

    要怪只能怪三国不识时务吧!

    一只绵羊却想从老虎的口中夺食,最终的结果只能沦为老虎的盘中餐。

    三国是灭掉了,却分走了郑忽一部分兵力。

    如果五国能在一年之后再次攻打郑忽,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现在主要是没有喘口气的机会。

    而且,真正算的上郑忽嫡系的只有陉庭士卒,郇、冀、耿三地士卒和翼人归在郑忽的手下,也不过半年多的时间。

    不能说没有向心力,只能说向心力不是太强。

    平常或许看不出来什么,一个不慎,小败于五国联军,就足以出现某些不可预料的情况。

    这就是而今潜藏在威势之下真正的危机所在。

    不过,现在担心也没用了。

    事到临头,不行也得行,硬着头皮上吧。

    况且,郑忽也不是一点优势也没有。

    郑忽一方的向心力谈不上太强不假,但五国联军的向心力只会更弱,绝对不会比郑忽一方强。

    这是肯定的。

    从古至今,只要是多国联军,各怀鬼胎的永远是最多的。

    若说能够一条心的多国联军,那是极少的。

    历史上,战国时期,合纵伐秦的次数,不可谓不多,但却是建功少而失利多!

    主要原因在于各国的短期利害是不同的。

    像公孙衍主持合纵的时候,声势不可谓不大,次数不可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