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节目组录制期间任务重,今天制作节目,任务更重。

    “秋雨,来帮我填一下字幕。”

    “我来吧。”许多迅速响应,只为让墨秋雨能够多休息一会儿。

    只是这一次墨秋雨并不领情,反而气哼哼的嘀咕了一句:

    “色狼。”

    喊话的人是墨冬黎。

    墨冬黎看向许多,想说不合适,却又觉得自己说不合适,这种行为不合适。

    “行。”

    反正引节奏的弹幕,他早晚能看到,现在没必要避嫌。

    “许多,快来看看这些衣服,试试怎么样?你穿的衣服是目前整个节目最大的败笔,必须要换。”

    “马上来。”

    “许多,帮我控一下网络舆论,热度下降10个点就提醒我,好坏偏向达到37开也记得提醒我。”

    “好。”

    “许多,去热一下昨晚没吃完的火锅,我们今天中午继续吃剩菜。再帮冬黎煮一碗面。”

    “明白。”

    “许多……”

    “许多……”

    许多在忙碌节目组里,迟来的享受到了节目组其他工作人员的忙碌。

    许多乐在其中,感受着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许多:

    “我在,我总是在。”

    ……

    《我们与城市有约》,今天也忙,甚至比《理想尘世》更忙。

    他们除了制作节目以外,还要跟湖相城电视台对接节目质量和放送标准,还要在慢直播之后,重塑节目的口碑。

    相比《理想尘世》抠抠搜搜的,通过平衡嘉宾的好,许多的坏,而两拨千斤的做宣传。

    《我们与城市有约》不同,他们有钱,财大气粗,直接买热度,强行推慢直播里受到众多观众好评的少数几个有意思画面,强行给网友洗脑。

    大部分人都因为这些片段,被节目吸引了。

    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节目慢直播期间表现得多么不堪,但他们的声音,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并不显眼。

    在最近的统计里表示,有5000多万人通过各个片段的洗脑,表示愿意锁定湖相城电视台观看节目。

    这些人如果真的会锁定湖相城看节目,那么节目的收视率恐怕能达到3%——这已经是电视台收视率的前三了。

    不过武关还没有满足,他们期待第一期的节目收视率能够更高,高出天际,要是能突破一两个记录,那就更好了。

    武关又拿出3000万新币递给另一个工作人员:

    “去,找几个粉丝多,号召力强的明星,让他们推荐自己的粉丝来看我们节目,我要节目第一期电视收视率达到10%!视频网站观看人数突破一个亿!”

    “是!”

    ……

    只要新趋势和新声榜常在,《星歌闪耀》就全年无休。

    今天,也不例外。

    在《遇见》的带动下,任立青的另一首歌,终于也突出重围,踏入新声榜国榜上。

    《绿光》,第82名。

    可能是命运在跟任立青开玩笑,任立青最喜欢的《天黑黑》,观众应和最大声的《天黑黑》,反而是唯一没能登上国榜的新歌,甚至在20万粉丝的加持下,热度依然不足千万,距离国榜依然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

    天知道为什么。

    任立青有点遗憾,不能在这个舞台表演这首歌。

    不过这完全不影响她在舞台上表演好《遇见》。

    尤其是这一次,她的妹妹任立兰主动帮她选择了正午12:30的时间段打歌。

    这不是最好的时间段,最好的时间段在晚上,但这是任立兰能为任立青争取到的,最好的时间段了。

    她必须要好好表现。

    无论为了粉丝的支持,妹妹的信任,还是自己的追求。

    嘟嘟嘟。

    节目工作人员敲门提醒任立青:

    “任立青,下一个就是你的舞台了,请提前做好准备。”

    任立青站起身,整作衣裳,大步出门。

    “好。”

    任立青和任立兰都没有注意到,新声榜国榜里,《遇见》之后的下一位,就是苏伦的新歌《听风》。

    苏伦,此刻正在一个二线综艺的录制现场,按照规划,有条不紊地为自己打歌。

    苏伦的经纪人很激动:

    “阿伦,快看新声榜,你的热度距离《遇见》只差不到千点了,或许不用等到你上《星歌闪耀》,你就能碾压它了。”

    “还是要上了舞台才能压制。”

    苏伦将一个画面投影到经纪人面前。

    “她中午就打歌了。”

    经纪人看到站上舞台的任立青,狂妄如他,也不再提热度提前超越任立青的事。

    《星歌闪耀》打歌舞台的能量太大太大了,尤其是对这些知名度不够的歌手来说。

    苏伦集中注意力看向投影的舞台。

    看着任立青用深情空灵的嗓音,自在的唱着歌。

    不由感叹:

    “真是一首好歌啊。”

    经纪人听到苏伦的感叹,十分诧异:

    “这算什么好歌,阿伦,你的《听风》才是好歌呢,它这绵绵唧唧的算什么啊。”

    苏伦懒得理会自己这个对歌谣界一知半解的经纪人。

    就像古代一朝一代表,先诗,后词,再曲,再小说。

    是因为后面的朝代就没有前面的东西吗?

    不是,只是前面的先辈,太过耀眼,把路堵得太死。

    如果不走新路,那后辈就基本没有出路,只能活在先辈的荣誉下,面具下。

    正负一音域出现的背景,正是国内外顶尖娱乐公司和顶尖制作人,在第零音域里,实在做不出太多新花样,即便做出新花样,也无法取得太高的成就,别人有言,必然先是以往,再无再后。

    任何一个有野心的人都不甘心这样被埋没。

    苏伦也是如此。

    但是这不代表他体会不到第零音域歌曲的好。

    在前辈走了那么多路以后,还能够创造出的,独树一帜的好。

    (这里的描述跟之前的垄断论不一样,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大势不是一个小原因就能推动的,推动它的人各有各的理由。)

    ……

    《平凡者舞台》,最初是给从小到大没有经受过歌手教育的普通人准备的。

    为求突破,求变化,条件不断放宽,现在只要没有正式出道,或者签约什么娱乐公司,那么就可以参与这个舞台。

    所以如果在这个舞台上,你看到别人飙正一音域的高音,千万不要惊讶,也不要问。

    问就是天赋异禀。

    当然,平凡者舞台也有平凡者,比如魏兰,比如跟魏兰一起登上这个舞台的闺蜜,林星石(如图)。

    林星石是真正的天赋异禀,没有经受过歌手训练,歌声却勉强能够突破第零音域,探到正负一音域的边。

    但是这些年歌谣界发展得太快了,正负一音域这短时间内就被开发到极高的程度。

    只探到正负一音域的边的新歌极少。

    她选歌的范围比魏兰大一点,却大得有限。

    她跟魏兰一样,面对同样一个问题。

    想选的歌太老,不够新潮,够新的歌太平,缺少战斗力。

    怎么选怎么不对。

    直到她在舞台下,看到魏兰的彩排。

    她惊了!

    等到魏兰下台,林星石快步走过去,搂住魏兰,用自己的丰润,使劲地蹭魏兰的太平:

    “兰兰,你从哪里找到的第零音域的歌?太好听了。”

    魏兰的心脏被憋得难受:

    “《星歌闪耀》舞台上偶然看到的,快放开我,太挤了。”

    林星石不放,反而更用力的抱住魏兰,挤啊挤,挤啊挤。

    两人的接触面在不断的挤压中变换着各种形状,林星石十分得意:

    “唉,咱女人这朴实无华的快乐,真希望你也能享受到。”

    魏兰用力推林星石:

    “滚蛋,你要快乐就去找男人快乐,我给不了你快乐。”

    但她力气太小,完全推不动:

    “但我就想给你快乐呀,知道咱这叫什么吗?肥水不流外人!”

    魏兰又挣扎了一会儿,放弃了。

    “石头,刚才在台下看我彩排的选手似乎不少,他们会不会想找歌换歌?据我所知,我这首歌的原唱,第零音域的歌只有三首。”

    涉及到比赛,林星石终于不闹了,她放开魏兰:

    “兰兰,那个歌手还有什么好歌,给我推荐一首呗。”

    魏兰剜了林星石一眼,看在闺蜜的份上,终究选择了以德报怨:

    “我推荐你唱任立青这首《绿光》,它只用三天便登上了新声榜国榜前百,质量不用说。而且这首歌很轻快,很符合你的嗓音,也符合你跳脱的性格,就是里面有不少阴语段落,我怀疑你拿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