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以往曾水跟着谢迁出行,完全一副少爷做派,从来不用操心具体行程安排事项,走到哪里都当做游山玩水了。

    有了具体任务,开始办事后,才发现看似简单的事情后面,还有那么多的学问。

    看着别人做的轻轻松松的事情,到了自己手上,往往找不到重点,不知道从何下手。

    好在曾水头脑聪明,人缘又一向很好,幕僚们都很愿意指点他,教过他一遍后,他马上能掌握要领,很快就成了总督府办事的一把好手,得到上下交口称赞。

    这下更没人会想到他就是当今的弘治皇帝唯一的儿子,大明的太子殿下了,谁能想到堂堂的太子如此不拘小节,会耐心学习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呢!

    更主要的是曾水出来进去都是孤身一人,连个仆从跟班都没有,他们这些幕僚这么久,如果算上去年辽东那段时间,也算是和曾水朝夕相处近两年了,一点破绽也没看出来,根本没人会往那方面去想。

    这样的效果也是曾凡有意为之,儿子天生亲和力就高,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也就不会打他的歪主意,也好放心在外面历练,增广见闻。

    总督府的幕僚既可以见到一地各级大小长官,也可以和下面的中层官吏,富商巨贾打交道,还能接触到普通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这个位置可上可下,再锻炼人不过。

    曾水的年龄也不可能做幕僚,不过他的身份是总督的子侄,跟着做这些事情就合情合理了,接见来人比一般的幕僚更显重视。

    他现在做的事,有点像后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负责招聘人才,每天从上百封自荐信中挑选一些人出来,进入面试环节。

    得到他们认可的人选,才有资格去面见总督,当面去自我举荐,陈述自己的想法,以期望获得总督的重视,哪怕意见不能被采纳,能见上总督一面,出去后也有了吹嘘的资本。

    宁波是大明商贸最发达繁荣的地区之一,这些资本可不是仅仅用来吹嘘,也能让别人高看一眼,谈起生意来都能事半功倍,也因此,总督府的自荐信每天都能收到许多,曾水和那些幕僚天天都忙个不停。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个多月,那些头脑灵活,企图得到总督青眼的基本都已经投过信了,这股风潮才慢慢的消停下来。

    可惜的是,他们收到的自荐信有几千封,经他们筛选后总督谢迁亲自接见的也有一百多人,并没有找到大家期待的那种让人叹服的人才。

    不过精通海贸的事务性人才也有一些,总督接见过后,邀请他们留在总督府帐下做事,帮助收集相关的信息。

    自荐的人减少,曾水他们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有了更多空闲时间闲聊。

    这天,他们正在公事房瞎侃,门房领进来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穿着一身灰色棉布长衫,来人双目犀利,举手投足的动作都充满力量感,他们见过太多人,一看就知道来的不是普通人。

    曾水用自己学来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经历判断,这人一定见惯生死,这样的人不是久经战阵的武将,就是常年出海的船主。

    这里是海港城市,看对方黝黑的皮肤,就知道八成是个资深的船长,很可能还是出海刚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