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人生四大悲:

    久旱逢甘雨,只降下一滴。

    他乡遇故知,来人是债主。

    洞房花烛夜,新娘睡隔壁。

    金榜题名时,你在打螺丝。

    当然,这些事情对秦诺来说还比较遥远,以后也不一定能遇到。

    目前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比四大悲还要痛苦万分的难题。

    试问信息化时代,对人类最重要的是什么?

    爱情?友情?金钱?地位?

    不。

    是手机。

    1902年,美利坚人-内森.斯塔布菲尔德制成了全球第一个无线通话装置,人类开始对“手机”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利坚贝尔实验室制成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

    1943年,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有钱又有人的美利坚军方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让无线电话问世。

    此后过去三十年。

    1973年,摩托罗拉研制成功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电话,一部重达1.13公斤、通话时间只有十分钟的白色大砖头。

    自此,手机改革的大航海口号正式吹响。

    1983年,模拟手机时代,即1G移动通信。

    既能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也能揣在兜里给自己保平安的“大哥大”风靡全球。

    高达3995美元的价格,是富豪的象征,万元户的标配。

    穷逼只可远观不敢亵玩焉。

    1995年,GSm手机时代,即2G移动通信。

    体积更加小巧、音质更加清晰、通话更加稳定,甚至还内置了小游戏的黑白屏手机占据市场。

    上一代霸主摩托罗拉,在砸核桃比赛中惜败新生代小将诺基亚,不得不将坐了十几年的宝座拱手让出。

    2008年,图片时代凶猛来袭。

    嘿,你今天上网冲浪了没?

    天翼3G真是太快了。

    成了那个年代,最火爆的广告词。

    彩屏手机也逐渐取代小灵通,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随后是网速更快的4G视频时代、5G,x时代。

    通讯技术的日益革新,伴随着的是愈加轻便、功能愈加健全的人工智能化手机。

    可以说,手机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勇气的赞歌!

    赞美手机!

    现在的学生能够随时随爽刷抖音、畅玩农药,皆是托于无数先驱,前赴后继的努力。

    在此,磕一个先。

    可以说,手机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乃至成为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神圣的外置器官,灵魂绑定的伴侣。

    人们将它移植在手上、脸上、头上乃至裤裆。

    其电量的多寡,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状况,比大脑还好使。

    一个电量满格的人,哪怕前方是狂风暴雨,亦能从容不迫、悍不畏死。

    而电量不足的人,即使身体健康,出门也会焦虑不安。

    秦诺的情况更惨。

    他没有手机...

    由于周末忙着肝任务,等结束的时候天都黑了。

    买手机的事情也因此耽搁。

    以至于周一上学的时候,整个人就像是蔫了的韭菜。

    软趴趴的坐在位置上,一脸生无可恋。

    难受啊,老铁。

    讲台上,正在讲课的英语老师频频投来不安的眼神。

    向来最会搞事的学生,今天怎么如此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