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升..”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有阎浮提主,岁数五十六亿万岁,自无量量劫初开辟,真空家乡之所,见世人苦难,降生...”

    “当下世间作佛,天下泰平、毒气全消,雨润和适、五谷滋茂、树木长大,人长八丈、皆寿八万四千岁...“

    空旷的道场内坐满乌压压的人群,这些人脑袋上都包扎着一块白巾,男女老幼皆有,皆一脸狂热崇敬的看着坐在高台之上讲经的白衣僧人。

    白衣僧人盘膝坐在高台之上,他的面色温和又带着几分愁苦之色,声音低沉浑厚,音调并不高,却清晰传入了在场听经的每个白莲教信众耳中。

    当白明讲到弥勒佛降世之后,世间种种美好变化,这些人神思尽数露出向往之色。

    又说道有虔诚信奉者,可依功德大小,死后得入真空家乡超脱轮回苦海,化身天人长生侍奉老母左右,可于真空家乡之内享数之不尽美食、甘泉...

    所有人更露羡慕之色,若不是说擅自自杀者有罪孽不得清净入不了真空家乡,说不得讲经结束后就有几个人自杀来一波。

    白明将所有人的神色变化尽数看在眼内,神色却如古井波澜不起,又继续讲诉了几句经文并详解后,停了下来。

    这些人大多数本来就是他依靠情绪感知挑选出来,对白莲教即是自己笃信最为虔诚的教徒信众,距离狂信徒也就差一点,所以自己所讲的经文对他们的共感效果也是最好,有如此表现并不奇怪。

    “请问上人,该怎么获得功德。”

    一如他所料,刚停下讲经,就有人急急询问起功德的事情来。

    “功德之事,在于人。”今天的铺局展开,白明自然也不会故作神秘。

    “助人,救人,即是功德。”

    “但我白莲教教徒,遇见有困难的人去积极帮助他消除困难,就是小功德;看见有人遇到生命危险而去勇敢的救助他脱离危险,就是大功德。”

    “信仰,也是功德。”

    “劝人信仰我佛,每一人是小功德,百人即是大功德。”

    “但凡我教教众,若无功德但虔诚信仰者,即可入得真空家乡,常伴老母左右,超脱轮回之苦;有功德之数者,可依功德之数,得分列得享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信仰即是交易。

    白明回忆前世所了解的种种宗教,了解了这么一个道理。

    任何宗教的壮大发展,都来源于这最为朴素的一个道理。

    再虔诚的信众,也都有自己的所求,所需,而满足这份需求,就是宗教壮大的关键。

    而人的贪婪,是最为无止尽的,就算真的有仙佛神魔在世的教派,也无法可能彻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当你简单的满足了饱食的欲望,你就会想要新衣,当你得到了新衣,你就会想要豪宅...

    这就是人心!

    所以发展教派过程中,必须满足的是人较为虚幻的某种需求,生与死之间的大恐怖,就是最好操纵的概念。

    尤其是在这个战乱纷飞,世间如火宅地狱的时期,随时可能濒近死亡的恐怖,更容易让大多数人去恐慌,去畏惧,然后,就能更好的被收割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