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此话一出,果是举座皆惊,襄王固是肃然危坐,准备洗耳恭听,皇帝更是一脸不可置信之色,喃喃道:“弃之?”

    含烟推座而起,恭恭敬敬一礼,正色道:“交趾自唐代始几百余年,均自立为国,虽属我□□体系,亦自有王族统理。永乐五年,因黎苍起兵叛国,杀害当时安南国王陈氏一族,成祖先帝起兵伐之,尽驱黎苍之众。因陈氏王族后继无人,遂将其纳入我国版图,并建交趾布政司。然自交趾归属二十余年,居然兵乱年年,黎氏一脉固然无有宁日,交趾之民亦饥寒潦倒,时有民变。每遇事变,朝廷便强兵猛将万里而征之,征之变即平,离之则又起,反反复复,于民则家园不守、难望太平;于国则战祸连年、兵耗巨大,实在是我大明一个沉重的包袱。实若究其原因,臣妾以为不外有二:一是当初平叛之日,不曾效云南之例,以平复主将沐氏永世镇守云南。交趾之地,是英国公张辅所平,若当初能令英国公世袭镇守,断不至有后日之连绵战祸;二是交趾之地,实不该遣宦官马骐出掌军务。永乐十五年,马骐至交趾即大索境内珍宝,一度规定交趾岁贡扇万柄、翠羽万只,并纵兵抢掠民间金银珍宝,动辙抄家,贪婪而又残暴的统治使交趾人深受其苦,三四年间便叛乱四起,无可控制。其后虽马骐以激怒番邦罪处斩抄家,然而已无补于大局。有此两点失误,我朝于交趾之地,已失去天时人心,更无地利。此时纵一时兴兵弹压,终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长驱袭远,劳民伤财,长此以往,为祸将不止于交趾一地了!”

    含烟一口气铿锵道罢,阁中一时静得落根针也可闻。皇帝朱瞻基面色凝重,额上隐隐竟有汗珠,半晌方叹道:“理虽如此,二十年勤力经营之祖宗基业,难道就断送在朕的手中吗?”

    “有舍方可有得。臣妾以为,若皇上肯弃交趾以全天下,千百载之后,利益得失显见,史家之评述,定不会怪及皇上失于武功,而能够体会皇上之体恤民意,仁德治国之心的。”

    朱瞻基仍旧沉吟。

    “皇上。” 襄王朱瞻墡亦起身进言:“臣也同意含烟所言。如今皇上之患,亦不在交趾之地一点子虚功业吧?”

    柳士奇本有些瞌睡,此时却忽地一睁眼,顿感气氛凝重,又见女儿女婿都站着,忙不迭地也站起来,道:“我也同意。”

    于是整个严肃的气氛瞬间被打破了,皇帝朱瞻基忍不住也笑起来,一面摆着手道:“罢了,罢了,待朕考虑考虑后再做决定吧。”说罢,看看几人都还站着,又道:“都坐罢。在这里还是朝上那一套,适才含烟这一通奏本都让朕恍惚间觉得还在早朝呢,真真是个大学士的女儿,议起朝政来也全是朝臣的风骨。”

    几人都笑起来,各自落座。皇帝问了问,见瞻墡含烟也还未用早膳,又传了些茶点来,君臣共用。

    “方才为了交趾之事,搅得朕都还没顾得上给五哥道喜呢。五哥新婚第一天就把新人独自抛下,却陪着‘旧人’出双入对,真个叫人分不清哪个是新哪个是旧啦。”皇帝嘴上同朱瞻墡打趣着,眼睛却向含烟那里瞄去,见含烟云淡风清地抬眼向他笑笑,忙又转回目光,道“朕今早偶尔听小太监说襄王府昨夜出了点风波?”

    “偶然混进个泼皮罢了。” 朱瞻墡还未开言,含烟已截过话头:“不过是想趁乱索些金银,人虽没抓住,但幸好没出什么事情。只是惊扰了昨夜上门贺喜的各位大人,襄王爷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臣妾已吩咐下人准备了礼品,回头送上门去压惊。”言罢,方含笑回头瞟了朱瞻墡一眼。

    “哦,不过是小风波呀。朕说呢,不然五哥也不会这么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只是五哥的新娘朕虽见过一次,但只是惊鸿一瞥,竟未注意容貌是否标致,也不知性格是否温柔,比皇嫂又怎样呢?”皇帝笑着调侃,眼睛里却有着实实在在的关切。

    “臣妾蒲柳之质,怎比得上高小姐丽质天生?”含烟也笑着。

    “这倒也是,含烟的美,却不宜拿来和其他女子相较。”帝转向朱瞻墡:“若仅论容颜,朕仍以为当推柳太傅家的大小姐为第一。不知五哥见没见到过这位妻姐,朕初见之下,便惊艳于其绝代风华,她的雍荣、她的清逸,怕只有月里嫦娥方可比拟其万一。更兼她聪明绝顶,琴棋书画诗文之类,就算是朝中以此闻名的大臣也自愧弗如。朕无事时曾想,真不知为何上天如此优待柳氏一门,莫不是占了什么风水宝地?天地灵秀都钟意于此?怎地生下来的女儿个个都这般‘只应天上有’呢?”

    柳太傅本一门心思地在喝茶吃点心,此时见皇帝说到柳氏一门,又慌地起立禀道:“皇上,老臣一直居于故宅,从未搬家,更不曾占什么风水宝地,还望皇上明鉴。”

    此语一出,又是一片笑声。

    如此几人谈谈说说,不觉日已近午。朱瞻墡以目示意,便与含烟二人起身告退。

    不料二人刚刚走到门口,却被皇帝唤住:“含烟!朕差点儿忘了,皇后几次嘱咐朕,见到你时定要带信儿让你得空到坤宁宫去一趟,你当了襄王妃她还没给你道喜呢。”皇帝说罢,顿了顿,又放沉了声音缓缓地道:“另外,五哥,朕已经决定,此次交趾之乱,还是请五哥亲自出马弹压一次吧,至于弃交趾之事,待胜利之后再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