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说书劝孝讲究的是技巧。人人都要养子,人人都是爹妈生的,那个辛苦自然不必说,对儿女的心血的倾注,都只有为人父母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深沉是任何爱无法比拟的。而父母与儿女的温馨与天伦之乐,是培养后代人性与品格的重要途径,也是父母甘愿生死付出的动力来源之一。要能把这样的感情体现出来,不酝酿情绪是达不到的。黄鹂这时候也走上台子,样子也悲切起来。女人就是厉害,说哭就哭。

    我对厅内外睡得迷迷糊糊的人群大声叫嚷道:“各位孝子孝孙,小于亡人的平辈都到台前来,面向灵柩跪下。”厅内很多头戴白帽的小年轻不解地望着我,显然不知道要干什么。那些中年人和老者对他们呵斥到:“还不赶快到前面去?面向爷爷跪下,劝孝了。”

    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劝孝,听长辈们这么说,只有顺从地走到墨镜和黄鹂的对面和两侧,面向灵柩跪下。我见有几个老者颤颤巍巍地也跪下了,赶紧让阿狗给他们每人拿一个蒲团来垫在膝盖下。

    这里多说几句跪下的规矩。只要是未出三户的晚辈,都要跪下,如果死者是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而家族联系又比较紧密的,未出五户的,都可以跪。所谓出三户,就是和死者血缘关系较近,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堂姐妹兄弟及其子女,都为三户之内,即同一个爷爷。五户是只同一个高祖父的子孙,都为亲人。一般在这个地区,出了五户,就不是亲戚了。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是本家族的嫡传长子,出丧的时候,未出五户的子女家属都要跪下,我曾祖父4兄弟,而我爷爷那一辈10兄弟,我父亲一辈22兄弟,我这一辈搞计划生育,出去不能生育的。反倒只有16兄弟姐妹了,就这样下葬的时候黑压压跪了半个山头的人。从那以后,过年到我家的亲戚基本上少了一多半。对于平辈,他们可能是死者的弟弟或者妹妹,肯定比死人要小。本来平辈要是身体不好的,按照风俗也可以不跪,但一般都表示对死者的哀思,只要小几岁的,都要跪,大于死者的,可以不跪了,但是如果非要表示哀痛,跪下也没有错,因为亡者为大。不是死者的重要亲属,如同事之类,一般是不跪的,只有亲如兄弟的朋友,才跪下,意为与死者亲如手足。

    我当烧尸工这两年,送走了无数老人。没有真正见过有几个死者有亲如兄弟的朋友。这个很好辨认,只要不是戴白帽子,是扎着白毛巾在胳膊上,或者穿黑衣戴白花的跪着的,就是歃血为盟的兄弟。不过说真的,就是这样的人,也未必真的和死者关系好到哪里去。人要想有几个肝胆相照的朋友不容易,人生在世,大部分都是相互利用,而真正形成生死至交的人,大多是童年的伙伴和中学同学,在工作了之后想交朋友,太难太难。即使从小一直到高中到大学毕业都是同学的,也未必是真兄弟?一旦毕业分开几年,人在社会上慢慢的就变了,都以利益为纽带起来。君不见同学录中,同学聚会中铜臭味和相互攀比的心理渐渐起来?

    流泪的丧鼓

    子孙们跪好了,悲伤的气氛压空而来。

    墨镜唱道:

    各位孝子孝孙请听好啊,好啊。这是你们送你亲人最后一程一程。

    人心都是肉长成,何况你们的至亲人?

    养儿养女耗尽心,一朝放手唤不应不应。

    昨日儿孙膝前绕,今朝独走阴阳城。

    70多载风和雨呀,哪一点不是血泪成哟。

    人生在世皆是苦啊,一生辛苦为谁人?

    一世操劳为儿孙,儿孙可念亡人恩?

    纵有万般不为孝,黄泉路上惦后人。

    墨镜唱得声音半噎,泪欲倾盆,一根鼓棰快要拿不住一般,声嘶力竭,痛悔万分。一句词,敲一惊鼓,一句话前高后低,一调三叹,悲苦之状溢于言表,哀思之心苍天可鉴。一或以亡者之代言,惦记子孙天伦之乐,担心儿女未成之事,不忍就此走黄泉之路,无奈天数已尽,阴司催走,频频回头,泪洒黄泉,奈何桥前叹奈何。一或以子孙代言,回忆长辈数十年之恩,关爱之情,恍然在前,却从此阴阳两隔,永世不得相见,念慈之心,情何以悲,寄托哀思,无处倾诉!其实墨镜上台劝孝之时,气氛已经压抑,而他这一顿如泣如诉,人人都想起自己的父母不容易,几十年的抚育与教养,竟然一刹那之间成为两世之人,而自己也或已养子,或为人子,一生之路辛苦难耐,人生如梦,谁知道我何时走黄泉之路?念及种种,悲从中来,让人黯然垂泪。

    黄鹂也在一旁随墨镜的悲腔娇声和几句,越发显得悲呛。台上还没有说几句,台下小美女终于抑制不住,嘶叫一声“爷爷。”顿时泪如雨下。紧接着那坐在椅子上的老太太也情难抑己,哆哆嗦嗦走过来抱着小丫头,一声悲呼“我的儿啊,儿啊。”放声大哭。这一下不得了,孝子孝孙想起和至亲之人的往日欢笑历历在目,此刻永世不得相见,而他孤独上路,刹时哭声一片。即使原来一直忍住不哭的几个老者也暗安陪泪。

    我本来见得这样的事情多了,听劝孝的次数也不下百次,但还是忍不住流下泪来。我是悲哀地想:我如果是那死者,一个人走黄泉路,眼见得儿女满堂,却又如何?还得放手,还得走下一个轮回,儿孙早已不认得你了。不知这个轮回变猫还是变狗?和我相爱一生的人就是再携手一生,还是黄泉路上不认人,下一辈子她可还是我挚爱的人?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众生轮回,爱我的我爱的又怎认得出来啊。就是我眼见得携手九世轮回的她在我面前我却依然不认识,那是如何的悲哀?我也一顿乱想,泪从心生。

    我不得不佩服说书先生的手段,我看了这么多劝孝的,再差的技术也能让亡人女儿、儿子哭泣,那些台词,就是听个N遍,你听来照样悲伤,何况他们那似哭晕过去的腔调?但能让旁人哭泣就是技术了,同样的台词,不同的先生能说出不同的效果。人是很容易受感情传染的,高明的说书者能把感情尽量地调动起来,只要不是传说中铁石心肠的恶人,都可以使之失声痛哭。我明明知道这悲伤是假的,还是禁不住跟着悲伤。遇到如墨镜一类的人物,有时候悲伤的情绪可以持续几天。黯然许久,听得墨镜悲唤道:“孝子跪前一步。”

    只见得那男子和另外两个男人越众向前跪了一步。

    墨镜唱道:

    “孝子也,你慈父正往奈何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