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摩门教徒们最终定居之前,在移民历程里所遭受的无数苦难的具体情形,这里不再详细追述。从密西西比河两岸一直到洛矶山脉西麓这大片的土地上,他们以史无前例的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奋勇行进。他们用盎格鲁萨克逊人的那种坚定不移的奋斗精神,战胜了野兽、野人、干渴、饥饿、车马劳顿、传染病等老天爷所能降下的所有苦难。长期的跋山涉水与无穷无尽的恐怖情形,即便是他们中间信仰最为坚定的人,也难免感到胆寒。所以,当他们发现脚下宽广辽阔的犹他山谷沐浴在阳光之中,而且听到他们的领袖宣告:这片处女地就是上帝赐给他们的乐土,将永远属于他们时,他们无不俯首膜拜,感谢上帝。

    没有多长时间,事实就证明:布瑞哥姆·扬不仅是一位行事果敢的领袖,而且是一位精明干练的行政长官。蓝图规划制订后,未来城市的面目也就基本有了一个大致轮廓。城市周边的所有土地,均按照每一个教徒的身份或低或高,按比例进行分配。商人依旧从商,工人仍然搞手工艺。城市里宽阔的大街、集会广场等,犹如魔术一般逐渐出现了。农村修沟开渠、篱笆分界、垦荒种植,一派繁忙的大生产景象。第二年夏季,整个农村就有了万顷麦浪,一望无际的金黄。在这本来是穷乡僻壤的移民区内,欣欣向荣。尤其是他们在这个城市中心所建造的那座宏伟无比的大教堂,一天天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每一天,从晨光初现一直到暮色降临,新教堂里传出的斧锯声不绝于耳。当然,这座新教堂是这大批移民用来膜拜引导他们度过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到达平安乐土的伟大上帝的。

    小女孩跟约翰·费里尔相依为命,不久就拜这个男子为义父。他们随这批摩门教徒到达了一次伟大历程的终点。斯坦杰逊长老把小露茜·费里尔收留在自己的大篷车里,小女孩特别惹人喜爱。她跟斯坦杰逊的三个太太,还有长老那个早熟而又任性的12岁的儿子同住。小露茜很快身体就恢复了健康。因为她年纪小而温顺,又失去了亲生的妈妈,所以就得到了这三个太太的怜悯、宠爱。对于如此漂泊无定、帐幕为家的生活,小露茜慢慢就习惯了。约翰·费里尔也从困苦虚弱中恢复了健康,而且显露出他不但是一名成熟的向导,更是一名善于狩猎的猎人。所以,很快他就得到了伙伴们的尊重。当他们结束迁徙漂泊生涯时,大家一致赞同:除了先知布瑞哥姆·扬与四大长老斯坦杰逊、约翰·斯顿、肯鲍、德里伯等人物以外,费里尔也像一个首领一样,分得了一大片沃土。

    就这样,费里尔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首先建筑了一座坚实的木屋。木屋逐年增建,渐渐地,就成了一个宽敞舒适的别墅。费里尔是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人,为人精明,又有技艺。他的身体也很健壮,这让他可以从早忙到晚,勤勤恳恳地在属于他自己的土地上耕作,所以,他的农庄兴旺发达。3年左右的时间,费里尔的收入超过了他所有的邻居;6年左右的时间,他就过上了小康生活;9年左右的时间,他就非常富有了;到了12年以后,整个盐湖城地区,可以跟他斗富的,就只有五、六个大富翁了。自盐湖这个内陆海起步,直到远远的瓦撒山区为止,在这个广大的区域内,没有比约翰·费里尔的名气更大的人了。

    然而,有一件事,费里尔却严重伤害了不少同教人的感情。即无论有人如何跟他激烈争论,无论如何苦口劝说他,都无法令他依据同教人的方式娶妻成家。他一再拒绝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从来不进行解释说明,他只是坚定而顽固不化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有人指责他对于自己所信奉的宗教不虔诚。也有人以为他吝啬钱财,于是不愿养老婆。还有人推测,他早年肯定有过一番轰轰烈烈的热恋,曾经沧海难为水。或许在大西洋沿岸有过一位美丽的金发女郎,曾为他憔悴而死。无论原因怎样,费里尔仍旧坚定不移,过着严谨的独身生活。除了这一点,在其他每个方面,对于这片新兴殖民地上的宗教,他是奉行不怠的,并且他被大多数人公认为是一个举止正派、虔诚信教的人。

    在费里尔构建的这个木屋别墅中,小露茜逐渐长大,后来她可以帮义父处理所有事务了。山区新鲜的空气、松林中飘溢的清香,都像慈母一般养育着这个女孩。岁月一年接一年地度过,她也一年接一年地长大成人了。年轻的露茜长得玉立如花,身材健美,五官一年比一年娇艳漂亮,步态一天比一天飘逸轻盈。无数人在经过费里尔家田庄旁边的大路时,一次次看见露茜轻盈的身影穿过麦田,或者遇到她英姿飒爽地骑着她义父的马,显露出地地道道的西部少女独具的那种优雅而又成熟的姿态,往日的情形不禁浮上他们的心头。当年的蓓蕾而今已经长成了一朵绽放的鲜花。这些年以来,岁月让露茜的义父变成了农民当中最富有的人,也促使她长大成为太平洋沿岸广大山区里万里挑一的标致的美洲少女。

    然而,第一个发现这个女孩已经长大成人的并非她的义父。确实,这种事情由当父亲的第一个发现的也很少。这种神秘的变化很微妙,不能以岁月来衡量。对于这种循序渐进的变化,最难察觉的还是少女自己,一直等她听到某个人特别的话语,或接触到某个人的手时,她感到心头怦怦乱跳,产生一种自豪与恐惧交织起来的复杂情绪。此时,她才明白,一种新奇的、奔放的人的本能,已经在她自己的内心深处觉醒。世上很少有人会忘记自己当年的情形,对于那些启示自己新生命即将到来的小事情总会记忆犹新。至于露茜·费里尔,暂且不论这件事对于她与其他人的未来命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但就其本身而言,已经很严重了。

    6月间,一个温暖的早上,摩门教徒们像蜂群一般匆匆忙忙地工作着——蜂巢正是他们的标志。田野里、大街上,处处都有人劳动工作时的喧闹声。大路上尘土飞扬,载着重物的骡群连绵不绝地走过,全朝着西方行进。此时,加利福尼亚州出现了采金热潮。横贯大陆、通往太平洋沿岸的大路,穿过伊蕾克特这座新兴城市。大路上也有从很远的游牧部落赶来的一群又一群牛羊;还有一队接一队疲惫不堪的移民,经过艰苦跋涉,马乏人困。

    在这人畜活动密集的地方,骑术高明的露茜·费里尔纵马穿行,她美丽的脸庞因为过于使劲而红了起来,背后飘荡着栗色的秀发。她是根据义父的指示前往市中心办事的。她跟从前一样,凭着年轻人的勇猛劲头,大胆地催马奔驰,心中只想着自己要去办的事情。那些饱经风霜的淘金者,都惊奇地看着她;就连那些运输皮革的神色冷冰冰的印第安人,看见了这个美丽绝伦的白人少女,也觉得惊艳无比,他们呆板紧张的面孔顿时松弛了下来。

    当露茜到达城郊的时候,她看见六个面目粗犷的牧人从大草原赶来了一群牛,大路已经被牛群拥塞堵住了。她等了一会儿,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她便朝着牛群的空隙处催马前行,准备越过这段路障。不过,她刚一进入牛群的前面,后面的牛就拥挤上来,她马上发觉自己已困在了一片牛的海洋中,眼前全是长角的眼睛突出的庞然大物,犹如蜂拥一般。她平常也跟牛群相处习惯了,所以,尽管处在如此境地中,她也没有惊慌失措,依旧寻找空隙催马前行,准备穿过去。但很不巧,一只牛无意间用牛角猛触了一下她骑的马侧腹部,马受惊了,立即发怒了。马将前蹄腾跃而起,不断嘶鸣;它摇摆得很厉害,若非优秀的骑手,难免被颠簸摔下马背,情况万分危急。惊马每腾跃一次,就难免再一次被牛角抵触,这就使它更加暴躁。此时,露茜除了双腿紧贴着马鞍,毫无办法。一旦失手,她就会落入乱蹄之中,被踩得粉身碎骨。因为她从未拥有过如此意外的经验,感到一阵头晕眼花。她手里紧拉着的缰绳,眼看就拉不住了。再加上飞扬的尘土,拥堵的牛群里蒸发出来的难闻的气味,让她简直透不过气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若非耳边出现了一种亲切的声音,让她确定有人相助,她眼看就要绝望了,无法再坚持下去。此时此刻,一只棕色的坚强有力的大手一把抓住了惊马的嚼环,另一只大手在牛群里挤出来一条出路,很快就将她带到了牛群外边。

    “小姐,但愿你没受到什么伤害!”这位救星温柔而儒雅地说。

    她抬起头,看了看他那张粗犷而黝黑的面孔,笑了起来。她说:“我真被吓坏了,谁会料到,旁乔居然被吓成这个模样。”旁乔是她骑的马的名字。

    他真挚地说:“谢天谢地!幸好你紧贴着马鞍子。”这是一个身材魁梧、面貌粗犷的小伙子,他骑着一匹带着灰白斑点的马,身上穿着一件结结实实的粗布制作的猎服,肩上背着一把长筒的来复枪。

    他说:“我猜,你是约翰·费里尔的女儿吧?我发现你是从费里尔庄园那边骑马过来的。你回去见着费里尔先生时,请你问一问,他是否记得圣路易地区的杰斐逊·霍普这一家人?若他就是那个费里尔,我的爸爸过去和他还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呢!”

    她说:“你自己去问一问他,难道不更好吗?”

    他听到了她的这个建议,好像觉得特别高兴,他的黑色眼睛中闪耀着愉悦的光彩。他说:“我会这样做的。我们在大山里已经整整待了两个月了,目前我这副模样不便前去拜访。不过,费里尔先生见着我们时,他肯定会热情招待我们的。”

    她说:“父亲肯定要好好地感谢你呢!他很疼爱我,若这些牛将我踩死,父亲不知道会多伤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