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陈鱼并不知道汪沫在偷偷算计自己,她也不在乎。准确来说,知道汪家那一档子事之后,就没办法再对他们家保持一个客观、无所谓的态度。多少会有点排斥。
虽说年轻人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但一切的前提都得坚持基本的道德底线。说到底,还是家风有问题。难怪之前自己跟陶金花接触,陶小娥总会说两句,看来她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农村八卦多,也许没几天又有新的事情爆出来,掩盖这一次丑闻。陈鱼没心思在八卦上浪费时间,她现在就等着第二次结算。
陈鱼不顾陶小娥的反对,将上次进来准备卖的收音机拆了,准备调频找个歌听听。气得陶小娥直跳脚,喊道:“这盒子拆了谁还会买,这不糟蹋东西么?”
陈鱼淡定地装好电池,摁下开关,顿时传来滋滋滋的电流干扰音。陈鱼把音量调低,拔开两根自带的天线,跟着说明书调频。
声音滋滋拉拉,偶尔能听到人的说话声。陶小娥好奇,也不骂了,凑到陈鱼旁边。
“刚刚我好像听到声音了。”
“对呀。”陈鱼正努力地调整信号,突然,不知道转了几圈,收音机里传来一首非常清晰的粤语歌。
“诶,阿鱼,有了有了!”
陶小娥一听连忙拍陈鱼的手,让她不要再动。
此时收音机里唱歌的是一个声音非常清亮的女歌手。
“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
“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
“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
……
是邓丽君的《漫漫人生路》。
陈鱼把声音调大,靠在桌子边继续看说明书,嘴里哼了哼,头还时不时点了点。
夕阳西下,安静的村庄飘起袅袅炊烟,优美动听的旋律透过窗户传到寂静的村子里,宛转悠扬,引起一波又一波村民的注意。
陶菁正在厨房做饭,突然听到非常好听的歌声,连忙打开窗户,问一旁的刘敏:“你听,好像是谁家在放歌?”
“估计是的妹家用了新买的录音机吧。”
“还是邓丽君的歌呢,她声音真好听。”
陶菁还是个姑娘时就听过邓丽君的歌,那时她才刚当歌手,陶菁跟陶小娥还买过她的画报呢,谁想这一晃都十几年了。
刘敏往灶里塞柴火,看到陶菁一脸陶醉的样子,问:“喜欢?”
“这么好听的声儿,你不喜欢?”
“喜欢咱也买一个。”
刘敏拿起一把黄豆秸秆,用力在膝盖处一顶,对折掰断扔到灶里。
“算了吧,你就过过嘴瘾。两个儿子将来都是读大学的命,我们啊,还是能省一点是一点。”陶菁把刷锅水倒到窗外,“我最近也不晓得怎么回事,越看阿鱼那丫头,越欢喜。你说,当时要不是你不让生,我一定得再生个女儿。”
“说她不好的是你,说好的也是你。你们女人的心啊,可真难猜。”
“嘿?这人能变,我看人就不能变了?”
刘敏将灶里火烧得很旺,起身准备去挑水,临走来了句,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你大儿子今年高考,你要有那个心思,就趁他还没出远门,跟小娥说一下。”
“话是这么说。”陶菁小声道,“可人阿鱼还没成年呢。”
“你不也是才十七就跟我谈的?”
陶菁瞪了他一眼,道:“赶紧挑你的水去吧。”
此时外面邓丽君的歌放完了,转而是一个男人的声音。陶菁嫌难听,朝窗外喊:“阿鱼,换首歌呀。”
陈鱼刚看完说明书,就听到有人在喊自己,问:“妈,刚有人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