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早就听闻昔年有女官入宫时,引得禁中珍藏的一柄仙剑自主来投,想必就是司言了。

    “不过以司言修为,还能御使仙剑几次?”

    “杀你足矣,”杨司言看了他一眼,“可惜你背后有人撑腰,拿捏不得。”

    卓鼎面色冷了下来,沉默着不发一言。

    杨司言摇了摇头,又转向万星宗师道:

    “九室派妄图干涉庙堂,自招祸殃,从前的飞来院便是前车之鉴。若再继续下去,勿谓言之不预。”

    万星宗师面色苍白,尚未从方才那一剑中回神,若非出来前得门中老祖赐下护身之物,自己就已陨落在那一剑下了。

    面对怀抱剑匣的女官,他扭头就走,化作一道星光向东遁去,即将消失在天际时微微一顿,从地上摄起几人,旋即加速离开。

    杨司言见状未加阻拦,选择放任对方的举动。

    她出来前得了太后授意,此行以维稳震慑为上,不宜横加干涉,打草惊蛇。

    既然方才一剑不曾将其人斩杀,那便放万星宗师离去,也算是给九室派一个面子。

    毕竟他们宗门中那位老祖寿元无多,哪怕是王朝的不死人仙,此时也无意与对方再生事端,遇事会选择退让。

    免得九室派鱼死网破。

    万星宗师离去,场中压力便全然来到了卓鼎头上,杨司言还要说些什么,忽然天际一道威严意志降临,带着不容置喙的意味:

    “鼎儿,此事你做得差了,且回府闭门思过三年,其间不得外出。”

    卓鼎垂首称是,心中却松了口气,知道有父王出面,自己的性命已经被保下了。

    至于闭门思过,区区三载光阴而已,弹指一挥间的事情,根本不曾被他放在心上。

    镇南王意志不曾离开,吩咐完卓鼎后又对杨司言道:

    “鼎儿受九室派妖人挑拨,险些误入歧途,酿成大祸。此事本王日后自会与九室派做一个了断,还请朝廷放心。”

    杨司言吸了口气,笑道:“有王爷此言,陛下当然放心。”

    “善。”

    那道威严意志很快离开,杨司言与孟将军也不再关注卓鼎,飞回了上阳宫。

    临走前,杨司言看了城东一眼,剑心通明,察觉到那处战斗早已落幕,焦公良重伤垂死,偷袭之人被万星宗师带走,也就没了再往那里斩上一剑的心思。

    她落在丽春殿前,看了一眼躲在一旁窃窃私语的女官们,随口吩咐几人前去救治焦公良,便和孟将军走入正殿。

    卫太后在此已等候多时。

    “陛下,”孟将军身形挺拔如松,哪怕背后伤势已然深入肺腑,“镇南王贼子野心,不可不制啊!”

    “朕早已知晓,”太后闻言叹了口气,没有在意孟将军的冒犯,“然则除却太祖他老人家外,诸位不死人仙中,镇南王可为第一。

    “太祖如今闭关不出,我们能拿镇南王如何?”

    明明知道对方居心叵测,却还要依仗对方震慑宵小,视之如撑天神山,对太后这等心高气傲之人来说,其中滋味可不好受。

    无奈,如今元芒界尚未一统,佛道作乱于内,妖蛮潜伏于外,诸位不死人仙以此为恃,割据一方,听调不听宣。

    朝廷又能如何?没有了皇朝太祖支持的他们,对诸位不死人仙而来,毫无威慑力。

    除非是巅峰武圣,再执掌仙道法宝,方有资格叫他们高看一眼。

    “还是需要一位站在我等一方的人仙。”太后感叹道。

    孟将军无言。

    “罢了,此事容后再议。”太后回神,吩咐二人道,“孟卿且回府养伤,你乃国之栋梁,不可有损。

    “此事我交由殿中省处置便是。”

    所谓殿中省,便是女官六局二十四司的别称,最高长官乃是宫正,由女官担任,此职又被称作女尚书,但并非常设。

    上阳宫中有着议论,倘若从诸位女官中选出一人担任宫正,杨回便是不二人选。

    ——杨司言闺名为回,字婉妗。

    “谨受命。”

    杨司言和孟将军闻言异口同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