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转眼间,李长生到这长生界的第四个年头也过了大半了。

    用了又一年的时间,抄完了第三层的藏书,已经到达虚实境的李长生又在第四层呆了足足两年半。

    虚实境,对于寻常人来说,是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要将天地灵气化为体内真元,再由虚化实,将真元转变成液态,装满整个丹田,这本就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李长生,从初窥门径,到虚实境圆满,却只用了三年半的时间。

    他自己知道他这三年半是怎么过来的,在天书阁中,他无时无刻不在修行,除了每日一丸的筑基丹,他连食物都没有再吃过,每天做的只有两件事,抄书,或是修炼,修炼或是抄书。

    他这般年纪,像这样类似闭死关的修炼方式,寻常人根本承受不了,可李长生却不以为然,他甚至觉得他生在这世上,就是为了抄书,为了修炼。

    阳塔第三层,藏书中一部分是记载着关于初元境的古卷,主要讲的是如何凝练真元,以及巩固丹田的方法,然而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余的,则是一些道家典籍,讲的是一些做人的道理,和修养身心的心法,李长生之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抄完了这一层,因为古卷上记载的很多大道理,是他这个年纪根本无法理解的。

    第四层则深奥的多,事实上阳塔中的藏书,越往高层走,内容就越少,二三层的古籍每卷可能要有几千字,到了第四层,每卷记载的内容却大多都不会超过几百字,虽说内容变少了,可却也变得更加枯涩难懂了。

    达到虚实境,便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道法,比如一些五行遁法、符咒,又或是阵法、口诀,不过也都是些粗浅的东西,最让李长生感兴趣的,是第四层竟然放着几十种剑法、掌法和身法,以及赵灵台所撰写的专门破解每种功法的对策。

    这些功法古卷相对于那些枯燥的道家典籍更能提起李长生的兴致,让他不得不放慢了修炼的进度,除了每日必做的抄书和打坐凝练,他又抽出了一些时间用来研究这些马上就能运用的技能。

    袁三河这三年半来也没闲着,他去了三趟三仙山,得知苏鼎将三仙山改为长生丹宗,他心里很是欣慰,苏鼎也在袁三河的面前为几个师兄说尽了好话,可袁三河却至若惘然,苏鼎也就知趣再没提起。

    赵灵台出关过一次,在得知李长生头一年并没有服用伐髓丹,只是傻了吧唧的猫在天书阁吵了一年的书,原因竟然是是袁三河把丹药的事儿忘了之后,气的他跟袁三河大战了三天三夜,并煞有其事警告了他,如果李长生再有什么纰漏,他老王八就休想再喝一口醉仙酿。

    说完便丢下了一把三尺长的乌黑仙剑,嘱咐袁三河,等李长生出关后交给他,紧接着就又不知道跑哪里去闭关了。

    除此之外,李半城夫妇来过翠竹山两次,但是都没找到长生界的入口,急的两人差点背过气去,好在袁三河之后去过一次阳安城,跟他们说明了李长生这次闭关是他自己的意愿后,留下了两枚伐髓丹。

    李半城夫妇服下了伐髓丹,在一夜之间年轻了三十几岁,这伐髓丹对于修行者来说,只是初窥门径时,用来改善体质的低阶丹药,但对于寻常人来说,可延寿三百年,是当之无愧的仙丹。

    当李长生走出天书阁,在望月亭上寻到袁三河时,那个醉的一塌糊涂的白胡子老头瞬间就清醒了。

    他自然看出了李长生现在的境界,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欣喜:“好小子,真不愧是我长生观的门人,这才短短三年半,竟然化虚为实了,这般神速你师父也得汗颜啊。”

    李长生听着袁三河的赞许,并没有很得意,而是虚心朝着袁三河提了个问题:“师伯,炼罡化神,凝聚金丹,这金丹是真元凝聚而成,可为什么我体内的真元一受到压制,凝聚到一起时,就会变得躁动,相互排斥呢?”

    袁三河惊讶的打量着李长生,在他看来,这小东西再怎么有天赋,最多也就是刚刚踏入虚实境而已,却没想到他已经虚实境圆满,马上就可以凝聚金丹了。

    “臭小子,果然有一套。”袁三河大笑着拍了拍李长生的肩膀说道:“来,真元外放,让老夫看看你能不能凝练罡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