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府内院,紫玉阁,这是一座八角楼阁,上下九层,雕梁画栋,阁中装着李家家主半生收集的稀世珍宝,可说是当今齐王朝最贵的地方。

    阁楼前是一片湖泊,名为银镜湖,湖面波光粼粼,犹如银镜,于是便因此得名,湖边有小亭,此时亭中正坐着个忧愁之人。

    那人穿员外氅,腰系宝玉带,脚踩金丝缕,头戴紫金冠,模样约莫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了睿智,看样子想必年轻时也是个倜傥少年,不过,现在这倜傥少年却因为那烦心事儿将眉头拧成了个川字。

    这忧愁之人,正是这阳安李家的家主,名叫李富贵,没错,就叫李富贵,任谁也想不到,富可敌国的阳安李半城,竟有着这么个俗到极致的名字。

    说起这李富贵,早年间其实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只因年少时偶得奇遇,后发了家,才在阳安城中置了产业,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直到而今的富可敌国,就连名字也从李富贵变成了如今同行之间称呼的诨号,李半城。

    这李半城究竟自己个跟这愁什么呢?咱们慢慢儿道来,事情,要从李半城发迹时说起。

    李半城发迹之时不过二十出头,正赶巧,新上任的阳安太守江大人的胞妹出阁,李半城当时已是久负盛名,出了名的年少有为,自然而然的便从一众青年才俊中脱颖而出,成了阳安太守的妹夫。

    家财万贯,又得娶娇妻,这李半城可说是人生赢家了吧,其实不然,他家财万贯,死后带不走一分一厘,得娶娇妻,百年之后也不过也陪他一起归西,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传宗接代啊,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夫妇二人成亲二十余载,也没得个一儿半女,纵是良田千顷,也只是一日三餐,广厦万千,也不过三尺而眠,他李半城再有钱,没儿子给他花,又有什么用呢?

    看得别人家儿孙满堂,共享天伦,夫妻俩心里总也不是个滋味儿,这事儿,一直是李夫人心里的一根刺儿,不生养,让她心有愧疚,整日里唉声叹气,郁郁寡欢,甚至还动了让李半城纳房小妾的心思。

    不过那李半城还当真是个疼人的人儿,每每李夫人提起纳妾之事,总被他严词拒绝,李夫人最后没辙,只得将希望都寄托在拜佛烧香之上。

    几十年间,两夫妻从善如流,访遍了名山大川,求遍了各路神仙,可到最后传宗接代之事丝毫无果,这李半城却又有了个李善人的名号,坊间曾有句童谣,是这么唱的。

    李半城,李半城,想抱儿子抱不成,修桥补路当绝户,都怪老天看不清。

    眼看着年过半百了,夫妻二人深知有些事情强求不得,也逐渐放下了这个心结,顺其自然了,不过俗话说的好,命里有时它终须有,直到九年前,一件稀奇事儿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在李半城还是李富贵时,家本住在那阳安城外西南五十里一个叫古井村的地方,古井村后有座山,名叫翠竹山,传说山上有妖精,那妖精还吃人。

    九年前的某一天,翠竹山上来了个降妖除魔的老神仙,老神仙在一夜之间荡平了妖山,在山上建了个长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