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奏折被莫惜捏在手里,细细的看着,看完之后对着朝堂下的大臣们说道。

    “尚书大人的话,你们也听到了,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政策,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讨一下。”

    “这可怎么办呢?南方涝,北方旱的。”

    “现在我们国家,哪承受得起这样的折腾啊?唉”朝中大臣们,在下面窃窃私语的,一时间没有什么人提出好的建议。

    莫惜看着朝臣们站在那里,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细若蚊蝇的声音,时不时地传进了莫惜的耳里。

    莫惜也未出言阻止,就坐在上首默默的观察着。

    “公主殿下,微臣觉得首要之急,先解决北方大旱问题。”户部尚书大人,首先对着莫惜起奏道。

    莫惜听完尚书大人的话后,“尚书大人可有什么高见?怎么解决北方的问题?”莫希神情如常的,对着下面的人说道。

    “户部商讨,觉得还是先放粮给北方,解决燃眉之急,安抚人心才是最重要的。”户部上书大人,抬起头,看着上方的莫惜说道。

    有人起带头作用之后,下面的朝臣便纷纷说起话来,“是啊,现在安抚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此法不妥,可还有什么其他办法?”莫惜否定的声音。缓缓的在大殿上方响起。

    “公主殿下,北方大旱,颗粒无收,如果朝廷再不发放粮食给北方,势必会引起,北方的民心动荡,还望公主能为大局着想。”听到莫惜的否定,户部尚书担忧的,向莫惜分析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粮食朝廷是不能发放的,各位大人还是另行他法吧。”莫惜毋庸置疑的对着大臣们说道,眼神扫视了一下前方的人。

    “公主殿下,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眼看着北方颗粒无收,身为国家执掌人如若视若无睹的话,是必会寒了百姓的心呢!”尚书大人急忙又向前一步,对着莫惜施礼说道。

    文武百官中,有不少人觉得尚书书大人说的在理,对于公主大人的一口否决,很是不理解。

    很多拥护公主殿下的人,也怕公主做了错误的决定,失去民心的爱戴,都急忙向前一步,对着高高在上的公主殿下说道。

    “公主殿下,尚书大人此话在理,还望公主殿下三思而做决定。”

    “是啊,还望公主殿下三思。”

    莫惜和下面的大臣们争议不绝,莫惜绝不允许开仓放粮,就这样,文武百官都在大殿上争议着。

    “太傅大人有本启奏。”一到洪亮的声音,由殿外传进了大殿内所有人的耳中。

    聂希宸虽然身上有伤,不能早朝,可对于朝中的,一言一行都了如指掌,随时都有人向太傅府传递宫中的消息。

    北方大旱的消息,昨晚聂希宸就已经收到了,原以为公主可以处理好一切,可是朝堂起了争议的消息,传回太傅府的时候,莫希宸不由得担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