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天晚上,在燕京南府宰相李处温家的密室里,有三个人正在秘密策划拥戴耶律淳为帝。这三个人是李处温、李处能和李奭。

    李处温是前宰相李俨的侄子。李俨被辽道宗赐姓耶律,故也称耶律俨,以勤勉机敏著称。有一年,李俨出使大宋,蔡京那时任翰林学士,奉命出面接待。李俨看到侍从端上来一盘新鲜的杏子,张口即道:“来未花开,如今多幸(杏)。”蔡京反应相当快,随手拿起另一盘子中的梨子,对曰:“去虽叶落,未可轻离(梨)!”蔡京以梨对杏,十分工巧,又以谐音表达了挽留之意,令李俨很是敬佩。

    李俨去世后,萧奉先推荐李处温担任南府宰相。两个月前,天祚帝来燕京时曾命宰相张琳、李处温辅佐秦晋国王耶律淳,共同守卫燕京。

    李处能是李俨之子,李奭是李处温之子。

    李奭问:“奚王是否赞成?”

    李处温说:“我已同奚王回离保联络好了,他同意拥戴燕王为帝。明天早晨,大家一起到王府去劝燕王登基。”

    奚王即奚族六部大王,又称奚铁骊王。奚族与契丹同种异族,同时兴起于汉末。北魏时称库莫奚,唐朝时军事实力与契丹不相上下,与契丹并称为北方两蕃。那时候,奚族控制范围“东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据白狼河,北至声霫国”,“自营州西北饶乐水以至其国,胜兵三万人”。曾有三位奚族首领,有幸迎娶唐朝皇帝的公主。辽太祖称帝后,奚族各部均归附。奚军攻城略地,守疆拓土,功劳卓著,辽国把中京所在地赐给奚王为牙帐地。“由古北口至中京,皆奚境。”

    回离保是奚王忒邻的后代,善于骑射,矫捷勇猛,曾任辽帝护卫,后升迁为铁鹞军祥稳、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路兵马事等职,是握有军政大权的实力派人物。

    李处能问:“耶律大石是什么态度?”

    耶律大石是辽太祖八世孙,从小好学,能文能武,既懂契丹文,又懂汉文,1115年(天庆五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翰林承旨。契丹人称翰林为“林牙”,故称其为“大石林牙”。据辽史记载,他是辽国唯一的契丹族进士。此时,耶律大石担任兴军节度使,也是握有军政大权的实力派。

    李处温说:“我与大石也联络过,他态度也很坚决,没有问题。就是张琳,我还没跟他说。”

    张琳原任南府宰相,曾受天祚帝之命,招兵买马,东征辽东平叛,担任沈州(沈阳)守军统帅。后因丢失沈州城池,受到群臣抨击,从此萎靡不振。

    李奭说:“我现在就去请张琳,今夜就跟他讲明,以防滋生事端。”

    李处温点头同意。

    不久,张琳来到李处温家密室。一进门他就感到气氛异常,觉得似乎在密谋什么事情。李处温开门见山,说:“我们打算拥戴燕王为帝,你以为如何?”

    张琳其实已经猜到了,并不感到吃惊。他略一沉吟,说:“摄政即可,何必登基?”

    李处温语气坚定说:“今日之事,天意人心已定,不能改!”

    张琳沉默不语。

    第二天早晨,李处温、回离保、耶律大石、李处能、李奭、左企弓、虞仲文、康公弼、曹勇义等蕃汉百官,还有诸军头领、僧人道士以及父老乡亲等,上万人,陆续来到燕王府大门外集会。

    李处温、耶律大石和回离保代表番汉百官与百姓,走进王府,请耶律淳到大门外,接受百官与百姓朝拜。

    耶律淳坚辞不受。

    耶律大石说:“现在大辽就好比一艘大船,没有了舵手怎么航行?如果您不肯当舵手,这船很快就要沉了。您忍心看这一船人都落海而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