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唐朝末年,生活在东北平原西部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流域的一个游牧部族---契丹,日益强盛壮大。契丹本源于东胡鲜卑,分为八大部落,每个部落头领都叫做大人。八个大人中,内推一人,轮流担任部落联盟盟主。“建旗鼓而尊之,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为契丹盟主。耶律阿保机自幼聪明,才智过人,长大后身材魁梧,武功高强。他用武力平定了本部落叛乱,又设计除掉了其他部落首领,于公元916年建国,国号契丹,是为辽太祖。契丹一词的意思是“镔铁”,象征着这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国家与民族。

    公元926年,契丹出兵东征,灭掉了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随后,又出兵北上,试图征服黑水靺鞨,但遭到黑水靺鞨各部的激烈反抗。

    契丹人称这些反抗者为女真。女真或朱里真,在突厥语、蒙语和通古斯语中都有“倔强之人”、“不可征服之人”、“不可驯服之人”的意思。

    但最终,黑水靺鞨还是被契丹人征服了。辽太祖担心他们将来为患,于是,劝诱强宗大姓数千户,移置辽阳之南,以分散他们的势力,使他们之间不能互相联系。这些迁入辽阳入籍契丹者,被称之为“熟女真”,又称“曷苏馆”(女真语,藩篱、篱笆之意)。

    自咸州(今辽宁开原)东北,开始分界,进入山谷,至于速末江(松花江),这一带隶属于咸州兵马司管辖,生活在这片区域里的靺鞨人,既不是熟女真也不是生女真,契丹人允许他们与本族人往来。

    生活在速末江之北、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石头城子)之东北的靺鞨人,占地千余里,户口有十余万,他们分为几十个部落,依照旧界分散居住在山野林谷。各部落自推雄豪为酋长,小者千户,大者数千户,这些黑水靺鞨人被称为生女真。

    女真一名最初并不是指一个部族,而是对那些反抗契丹人统治的山林野地部落的统称。除了生女真外,还有长白山女真、鸭绿江女真、东海女真,甚至还有“多黄发,鬓皆黄,目睛绿者,谓之黄头女真”。

    这些散居在山林野地的部落,有些部落与生女真并不是同一族群。他们的语言也不统一,有蒙古语、突厥语、通古斯语等。但最终,女真成了这些部落共同的族名。后来,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名讳,契丹人改称他们为女直。

    女真人世代生存在白山黑水之间,他们与契丹等草原游牧民族不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以狩猎为主,兼具渔猎、农耕和畜牧。

    生女真虽然臣服于契丹,但契丹人并不直接统治该区域。契丹人依靠女真部落酋长、节度使,对该区域实施间接管理。对于很多外人而言,生女真领地是一个封闭而又神秘的世界。

    据史书记载,女真人勇敢悍猛,能耐寒忍饥,不怕辛苦,不惧生死。他们行动敏捷,上下崖壁如飞,渡江不用舟楫,俘马而渡。他们善骑马,精射猎,一旦发现鸟兽踪迹便能推断出它们的窝穴,便潜伏在窝穴附近,用桦树皮为角,吹做呦呦之声,以引诱鸟兽出来,然后射杀之,吃其肉,将其皮骨保存起来。

    他们诡计多端,贪婪残忍,以壮为贵,以老为贱。他们嗜酒如命,且酒醉后凶相毕露,喜好杀人。因此,一定要把醉汉捆缚起来,等其醒后再解开。不然,他醉酒后连自己父母都不认识,父母都可能被其杀死。

    他们住房一般依山谷而建,院子都用木棍相联做成栅栏墙圈起来,屋顶高数尺,没有青瓦,都是用木板桦树皮或者干草来覆盖。房子的墙壁都是木质的,大门都朝向东。屋内四周是土床叫做炕,寝食起居都在炕上,冬天用柴木烧火,用炕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