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可万没想,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

    不等城外乱民生出大乱,北方派来清缴红莲军的援军到了,数万大军进驻浔郡地界,领兵的还是曾与萧玖有过一面之缘的熟人——黄珹,齐国上将军。

    “援军怎么来的这么快?”

    城楼下,一群人身穿正装个个神色肃穆的迎接来将,人群中也有个别人小声嘟囔。

    “这谁知道,来都来了……”

    身后的声音被萧玖听的一清二楚,暗暗勾了下嘴角。

    如果真要等这群人将红莲教来犯求援的信件送到,只怕黄花菜凉了都不一定能等来援军,好在他早有准备。

    远远带兵行来的黄珹,在看到站在诸人身前的两个稚嫩少年,忆起传信来的消息,不禁感慨,“英雄出少年啊……”

    萧玖陪着周武平站在浔郡诸世家主前,黄珹翻身下马,诸人一同行礼道,“见过上将军!”

    周武平见到来人更是眉眼带笑,热情的招呼道,“将军一路上辛苦,快请入城。”

    可当黄珹的视线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后,最后落在年纪最幼的萧玖身上。

    仔细观察了下萧玖的长相,眼前的脸逐渐和他多年前来浔郡见过的那个小少年对上。

    他肃声问,“你就是萧玖?”

    “是,萧玖见过黄老将军。”

    他微微躬身一礼,表现的温文尔雅,此刻的称呼与多年前在谢昱婚宴上的一模一样。

    看着已长大成少年模样的萧玖,钟灵敏秀,举止得体,黄珹不由得露出了满意之色,眼中亦是赞赏。

    突然,他从怀中拿出一卷帛书,展开。

    “大王有命,萧玖接旨!”

    萧玖动作无比自然的跪下,“萧玖接旨。”

    其余诸人俱是躬身而立以示恭敬,有人不解,也有人心底暗自窃喜,以为萧玖要倒大霉了。

    接着就听老将军宣读道,“庶民萧玖,假冒王室子弟,按律当诛,但念其乃是听令为之,忠心护主,平乱有功,因此不予追究,赐予仕身,封浔郡长!”

    “什么?!”

    在场的一人惊叫出声,其余人闻声看去,只见其满脸的不相信的神色。

    “王上不治他罪?还嘉赏了他?!”

    “这不可能!绝无可能!”

    又有人上前一把夺过黄老将军手中的帛书,拿到一旁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几人头对着头,皆瞪大了眼睛看着帛书上的每一个字,可映入眼帘的,确实清晰明白的写着这一件事。

    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真的入仕成了一郡之长!

    黄珹满脸的不悦,肃着张脸,怒喝,“放肆!王命岂能有假?”

    在场诸人这才从自己的思绪中纷纷回过神来,那几人见状,也赶忙低头认错,支支吾吾着,“我等……是我等失态,将军见谅。”

    此时,萧玖起身,弯腰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笑得满脸的不以为意,目光好整以暇的朝几人看去,“想必几位大人是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看个清楚明白也好,否则日后说我忽悠人可怎么是好?”

    浅浅的笑意,再配上这慢悠悠的话语,好似嘲讽径直怼了几人一脸。

    几人一口气梗在胸口,气的涨红了脸不语,旁边诸人一时也是心思各异,用着各式各样的眼神打量向萧玖。

    郡长是比郡丞官职更大一级的存在,萧玖能直接从一个民身跳到高位,要说其中没使什么手段是决计不可能的!

    可萧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不待众人深思,萧玖径直朝几人伸出手,“几位大人是想代我受这王命?”

    几人满脸尴尬,拿着帛书的男人更是赶忙将手中之物送回到萧玖手中,后者微笑,只是这笑怎么看怎么像是讽刺。

    “请!”

    萧玖抬手,邀军队进城。

    如今在浔郡,没人比萧玖的官位更高,他有权利以浔郡主人的身份行事,更何况还是个手中握有一定兵力的郡长,其说出的话很能有一定分量。

    “进城!”

    黄珹大手一招,看也不看旁边一众人等,翻身上马,身后众兵将紧跟着他的步伐入城。

    浩浩荡荡的军卒进入城内,还有一部分就驻守在城外,与城外的数万乱民相距不远,互成犄角之势,很大程度上震慑了其中别有用心之人,也显得浔郡更加拥挤了。

    萧玖这些天一直忍耐着,小心压制住城外乱民,等的就是援军和这道王命,如今黄珹带着援军赶到,他也不必再担心乱民生变。

    “将军,你此行带了多少粮草?”

    碰面第一天,进屋萧玖就问。

    如今屋内仅有他和柳郡丞,还有黄珹几个手底下的人在。

    “怎么?你问这做何?”黄珹已两鬓斑白,然身上的杀气不减当年,大马金刀的坐在左侧案后,一身杀气,眼神锐利的射向萧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