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又是一场混战,双方的飞机搅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飞行编队早就被打乱。因为身处如此混乱的战场,这些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们找不到了秩序和规则。他们只是在驾驶着飞机凭借人类打架的本能在战斗!飞机的机枪是他们拳头的延伸,飞机的发动机是他们怦怦跳动的心脏、螺旋桨是他们奔跑的长腿!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在昏暗的天空之下进行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这个时刻比较抗揍的德国造飞机优势显露出来,他们的机体重要部位和驾驶舱都可以直接承受30毫米以下的航炮攻击,这对备弹数量较少的喷火来说是不公平的竞争。可这个世界上哪里又有公平可言呢?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擅长的,也都有其落后的。白起的到来就是一个超级作弊器,他把德国人的命运改变了,因此世界的格局也被改变了!

    眼前的战斗也是这样,被改变的是英国跟德国优秀小伙子们的命运。他们就像是炮灰一样飘落在法国海岸的上空!捉对厮杀的飞机密集程度前所未有,射程比较可观的德军战斗机因地制宜,他们在距离英军比较远的地方聚在一起攒射。就像是榴弹炮那样的进行远距离曲射攻击,虽然这种方式命中精度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可也是总有一点效果。面对着一批一批不断杀过来的盟军飞机,德军战斗机很快就力不从心了。他们不得不又一次玩起了立体战术。他们充分的利用德军战斗机爬升能力超群。俯冲控制良好的优势开始频频占据高位进行攻击。这个时候他们发现航空火箭弹是一种很和适宜的武器,几十架飞机一起齐射会笼罩很大的一片天空,只要被罩在其中的敌军飞机总是难以逃脱。而被击中其中一架就可能会因为四处飞射的金属残片制造二次杀伤。

    这个战术效果很好,缺点却是不能很好的牵制住盟军的飞机。他们对地攻击的火力会有不小的部分落到坦克头上。德军的88炮开始全力对空射击!坦克上面的20榴弹也编织起来一道道的火网,盟军攻击机不光是要担心天上,还要注意地面。他们的损失顿时开始出现扩大的趋势。

    地面上的德军装甲部队面对盟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死战不退,他们保持了一贯的坚韧和狂热。元首青年师很多人对于战死沙场充满了热忱,他们认为军人最好的宿命就是马革裹尸!

    英国人在德国装甲城墙的层层推进中无力阻止,很快他们就被迫放弃了刚刚组建的阵地。退到了滩头。炮兵阵地不能挡住德军坦克,尽管给敌人制造了极大伤亡也于事无补。神出鬼没的直升机对于英国人士气的打击显而易见,步兵只要见到眼前出现这玩意儿就怕得要命。喷射着火焰的飞机命中精度极高,而一旦被击中就意味着丧命当场,直升机机载武器强大的杀伤力太过分,他们恨不能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在直升机的火力掩护下。元首青年师的进攻很疯狂!跟他们打仗的英国人极端不适应,他们没见过世界上居然有这么狂热的军队。在他们眼里边这样的部队就是恶魔的化身,他们仿佛是撒旦附身,战斗能力强大无比!

    是什么原因元首青年师使在短短的时间里获得如此强劲的战力?作为元首卫队的荣誉感是不容忽视的精神力量。部队官兵对军事素养的高标准严要求,常年坚持不懈的高强度训练是战斗力的基础。,

    在战斗中。这一支德国民族解放军精英部队还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一位英军军需官对这种气质有一个准确的描述:“这些人作战的态度我平生前所未见,好像他们从心底喜欢打仗,从中获得无穷乐趣。显然他们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意老死在床上。”

    是的。一只老虎许久不吃人当然寂寞难耐了。他需要的是敌人的血肉!

    这一群半大小子们在老兵的带领下领略了战争的美丽,那些牺牲的战友被永远铭刻在心。很多战友非常惨烈地牺牲了。但对那些活下来的人来说,这种用极端的危险和苦难换来的经历依然非常值得。他们早就达到了一种境界:他们生命的目的纯粹是战斗。下一次同敌人的你死我活是一种非常伟大的存在感,在战斗中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都如此充满活力。单纯的德国青年们以战斗为人生乐趣,作为他们的生活重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刺激的人生体验。

    多年的军国主义教育造就了这样一批战争机器。就好像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举国皆兵的体制让朴实的农民把作战当成是收获庄稼,砍掉敌人的脑袋就好像在自家的田地里掰棒子!收获的喜悦等同于战斗的激情,英国绅士怎么能够挡得住这样的虎狼之兵呢?

    最让英国人头疼的是德军的炮兵!在滩头阵地上密集的堆满了物资和人员,他们有条不紊的利用桑树b人工港卸下战备物资,用卡车输送给前线作战人员。而今他们身后的依仗---皇家海军面对德国空军的突袭已经变得脆弱不堪。

    这个时候火箭炮尚且不能全力发威,它们需要用在瑟堡的美军头上。防守瑟堡的三个德国师苦苦支撑,在美国人越来越多的军队围攻之下保护着瑟堡这个良港。白起需要火箭炮部队在德军装甲雄师进攻的时候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持。

    攻击机部队走了又来,他们在巴黎附近的野战机场出发。英国人看到的其实不是同一拨人了,在遭到英国战斗机追击的时候第一波攻击机部队就逃走了,眼下他们大概已经到了基地在哪里挂弹加油准备另一波的攻击。里希特霍芬虽然是身处黄油前线却一点儿都不喜欢法国的灯红酒绿。他依然在自己简陋的作战室里面发号施令。8个人的元帅随从个个精干无双,是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极高,运转起来如臂使指。很好的保证了里希特霍芬对部队的掌控力度。里希特霍芬把3000余架攻击机编成三队,在十条跑道和跑道尽头的地下机库中编好程序,一波一波的如同海浪一般。给英国人施加了相当强大的压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