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魏志峰拿出已有雏形的电池。平芯1.0的外观有些粗坯,呈长条状;看起来有些像绿箭口香糖。就这么一小块,其蕴含的电容量,相当于二十多粒电池的容量。

    市面上的电动汽车,要是把配备的电池组,全都换成平芯1.0。

    不但续航里程会从原本的300公里,变成6000公里;并且充电的速度也会缩短十倍,从耗时五六个小时才能充满,缩短到三四十分钟。

    如此巨大的改变,将完全淘汰掉市面上的燃油汽车与配备的加油站。

    想到这些,冯波除了激动之外,也感到了害怕。想想这背后涉及到的利益格局;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尸骨难寻的结局。

    绝不能一上来就放大招,一定要慎之又慎、徐徐图之,方能成就伟业。

    “这么一块电池,成本多少钱?”

    听到冯波询问电池的造价。魏志峰回道:“这么一块平芯1.0的制造成本,大约1600元左右。不过一旦进行工业化生产,它的制造成本不会高于120元,只会更低。”

    当冯波详细了解之后,方才明白。

    工业化生产不但会减少物料成本与人力成本,还会大大缩减时间成本。

    任何实验室的产品想要商业化,都要经过这最后一道关卡。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品,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但凡过不了工业化生产这一关,都算不上真正的成功。

    而平芯电池的工业化,不会有任何问题;工业生产流水线设备都是现成的。而最核心的科技,又全完掌握在魏志峰的手中。

    就算是平芯电池开始售卖了,别人拿着实物也分析不出任何结果。具体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魏志峰讲了之后,冯波也没有听明白。

    果然搞技术研究的人的脑筋,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

    让平芯电池唯一的受到约束的,就是其中的一种原材料—石墨烯。

    据魏志峰讲,这种神奇材料,是目前人类科技前沿的研制对象。理论上,石墨烯可以做到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

    因为石墨烯材料,不但有丰富的孔洞来容纳电离子;还有极限薄的厚度,方便电离子的移动。因此,在配上魏志峰研制出来的奇特物质,平芯电池不但电容量大,充电速度还很短。

    只要能买到品质更好,厚度更薄的石墨烯薄膜;魏志峰就能研制出电容量更大,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

    如今最好的石墨烯薄膜,还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

    虽然国内也有报道研究出了20纳米厚的石墨烯薄膜,不过市面上根本买不到。更不要说,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的石墨烯薄膜了。

    什么电离子的移动,什么电势电压电容!

    魏志峰一通讲解下来,听得冯波头晕不止,赶紧让魏志峰停下来。“你要是再给我讲这些专业知识,信不信我直接死在你这儿。我就想知道一点:生产平芯1.0电池的原料与设备,不依靠国外,能不能组装生产出来?”

    魏志峰仔细想了想才说道:“整体部件与原料,都能在国内采购到。至于其中是不是含有国外的配件,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尤其是生产设备中的元器件,应该好多都是国外的。不过原材料,国内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只不过相比起国外的要差一些,对平芯1.0电池的性能会有所影响。”

    听到了魏志峰的话,冯波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设备这东西,又不是经常坏;只需要多准备一点容易坏的备用件,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免得像华兴、夏为那样完全受制于人。

    华兴事件,让冯波彻底明白了什么叫作合作,什么叫作制裁。

    只有把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自由自在、任性妄为。如若不然,现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结果会是什么。

    四个人就在这个有些破落杂乱的厂房之中,商谈着平芯电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