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下一章写周姑娘,好开心啊,萌死了,美死了,西泠印社这个东西是因为周姑娘喜欢盗墓笔记和我提到的,她是一只邪恶的小粽子,我们系系花居然是只粽子......】

    南国,苏州区域的一个胡同巷子,清朝时期修建,在民国时期也住过不少军阀嫡系将领。真算是往来无白丁了。

    而眼前这一栋和任何名人故居都不怎么挨着的独立古雅白色宅子。

    在它周围三百米以内,遍布专业的安保人员看护,为此每年都要支付一大笔费用。

    比起宅子要高出一截的漆黑铁门让人觉得森严勿近。事实上有人接近到十米以内就会被阻拦

    几十年以前,这宅子的主人和那时候一位林姓氏的美人关系莫测。

    曾动用颇多关系财力,买下了一座清雅为主的私家园林。

    还从俄罗斯边境那里收了几十株紫黑纹郁金香。根据那个中年落拓资深倒爷儿的说法是,那是当年末代沙皇特意找花匠培植的,因为变动过后,才有一小批种子流出来。

    可想而知,当年这宅子的男主人对那风流态女子真是用心了。

    当年他们的圈子里都笑言说

    “金屋只配藏俗艳女子,这等仙境去处,才配那等女人。”

    但是苏州私家园林一共也才60座出头不到70,刨除掉那对外开放的十几座。

    其余拥有者,在那个烽火动荡时代里,也都是一号人物。

    毕竟当年传闻就是国民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即便和张学良张作霖父子皆关系莫逆,也依旧苦求一座而不得。

    所以眼前这个半毁的园子,在当时真比金屋要昂贵。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那个因为祖宗恩泽实在大

    因此好命享受过一段人间极乐的男子在如今随便哪个大学图书馆的名人传记分类里都找得到三五段风流轶事,真假难考。

    然而终究连同家族一起雨打风吹去。

    最终这宅子换了主人,直到今日。

    宅子主人,从几十年前,就复姓纳兰。

    按照当初纳兰家那位闲散富贵人的说法就是

    “几位哥哥都是牛逼到天上的人物,我一个混吃等死的纨绔,不太可能光宗耀祖了。但是吃喝玩乐也得有点档次。不能给祖宗丢人”

    所以买下这个颇有来历的宅子,养了很多纤柔秀气的美人,生了七八个孩子。然后安静老死在当时女人柔软的怀里。

    比起那些勾心斗角兢兢业业打拼的哥哥,他不见得聪慧,可也一定不是愚蠢家伙,

    那位只有查纳兰家厚厚族谱才能找到名字的家伙,命是极好的。

    因为他最年幼的孙子,才仅仅22岁已经被当做纳兰家这一代掌舵人培养。

    跑到津京圈子里,连三流都排不上的纳兰家,因为有这个年轻人在,而多出几分面子。

    那是一个让无数顶尖贵胄少女心生好感甚至痴迷的青年。这给他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人脉优势

    活在这世上,不是和男人打交道就是和女人打交道,纳兰家新一代继承人很擅长搞定任何女人

    十几年前被津津乐道的两件事,其一是吴半枭那位神仙媳妇生孩子前梦仙人对弈,记下一局连吴清源都折服痴迷的妙局,然后生下一个女孩儿,被燕园那位半仙半隐的老爷子心念所感,孩子满月时候就先定下了师徒名分。

    第二就是这位青年三岁时候跟随长辈回东北关外祭祖,上前磕头时候大风起兮乌云蔽日。

    粉雕玉琢的小孩子,眉间一点朱砂,笑容诡秘,清淡如妖仙。眼前满眼只看到从瑞蚨祥老号找匠人定做的几十面正黄旗龙旗招摇飘摆。

    族里一位九十岁人瑞老头临死前都兴高采烈的叨咕这件事情。

    “没意思。”

    坐在黄花梨木椅子上的青年咬了口青黄的杏子,缓声笑道。

    肌肤细腻如雪,衬托的眉间一点红砂格外殷红。

    头发是长垂的,如墨色。

    并不散发出半点不入流的所谓当代文艺范。

    而是与那堪称天造的绝世容颜相辅相成,配合出一种时代末节倾颓时期的旧公子样的优雅

    三年前法国某王牌杂志的摄影师,不知深浅的把他照片放到封面。见过的女子,无不醉心于他的风采里。自然不会有人知道那个摄影师莫名其妙的人间蒸发。

    手工织就的纱衣,将那除了偏纤柔外无可挑剔的身子添了几分超然出尘的味道。

    2010年福布斯上某位排名前三十老爷子的情妇,在一次晚宴上见过他,一向懂得深浅进退的美妇人,居然当着她命中贵人的面妖娆直言不讳

    “这小哥儿生出来就是对世间女子造孽的。”

    类似这些事情,流传的其实不少。

    天上人间若有谪仙人,当如他纳兰非妖。

    现在在他身旁站着一个身高不低于两米的巨型男人。

    没什么战战兢兢,也不会面无表情。

    倒是与他体型很不配的眼神中颇有几分痞子气。对于这个只有三十平米的侧室内,只放了一个桌子一把椅子,自己还得站着,小声嘟囔着抱怨。

    纳兰非妖似乎很习惯这位奴才没有奴才的样子。只是对于他絮絮抱怨说些什么哪天也要偷偷试着看看能不能攀爬到珠峰顶端表达了“没意思”三个字的评语。也就不再多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