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勤于政务的皇上成为了最后那个知道真相的人。

    别问皇上是什么心情。

    问就是无言以对。

    当着肱股之臣的面, 让皇上承认——没错,两小子的事是朕允的,确实是朕借了胆子给他们, 确实是朕宠孩子无度,确实是朕为他们的感情添砖加瓦。

    皇上真的不愿意去背这个锅啊!

    但让皇上实话实说——那什么, 之前是朕误会了,朕没想到两小子真敢胡来, 去把音奴叫过来, 朕要好好说说他, 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拿个鸡毛当令箭!

    这话现在说已经晚啦!

    哪怕稍微早个那么一两天呢!

    只要颜楚音还没在翰林院门口和六皇子说那一番话,皇上都能叫所有事情重新拐上“正道”。但颜楚音既然已经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了“皇上允了”这种话了, 皇上这边只要改了口, 颜楚音就相当于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犯欺君之罪。

    哦, 不仅是欺君之罪, 还假传圣旨!

    在这个时代, 假传圣旨是抄家灭族的重罪!

    所以皇上只能无言以对。

    面对着让他拿出章程的老丞相和平国公, 皇上脸上还要做出一副淡定的样子来。他好在有急智, 脑路瞬间就和之前劝慰太子的二皇子连通上了, 镇定地说:“音奴和六元是什么性子,想必你们也了解。他们俩的事, 朕不反对,也就是不反对而已。想要朕打心底里赞同, 过个三五年再看吧……你们说呢?”

    老丞相和平国公都已经做完心理建设了,原以为皇上是大张旗鼓支持两小子的, 若是皇上这般支持, 那他们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 比如说给两个小子办个前无古人后也不一定会有来者的婚礼。但此时听皇上这么说, 他们俩心里也明白了。是啊,孩子们年岁都还不大,三五年后是什么光景,都还不知道呢!

    那就顺其自然吧!

    老丞相这一生的经历颇为传奇,他十分看得很开。当年他执意要迎娶师姐牌位过门时,连师爹师娘都劝他不必如此,但是他依然顺着自己的心意做了。如今在孙子的事上,只要孙子能够对他自己的选择负责,老丞相就不会反对。

    他甚至还能帮孙子在平国公面前说说好话。

    所以说一切顺其自然就好。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

    目送老丞相和平国公离开后,皇上的脸色骤然一变。

    近侍刷得一下跪在了地上。

    皇上:“……”

    朕还没问罪呢,近侍这请罪的动作也太麻利了吧?在心里演练过几回了?

    从近侍口中,皇上终于知道了许多细节。比如三皇子是如何用一天时间排出一台新戏的,比如太子是如何与平国公沟通的,再比如新戏又是如何红遍京城并向着其他地方扩散的……皇上深深地吸气、呼气,再深深地吸气、呼气。

    “去把太子和几位皇子给朕叫来!尤其是小六!”皇上咬牙切齿地说。要不是小六根本不看场合,竟然在翰林院外头找音奴说话,整个事情何至于此啊!

    就这样,只有表哥表弟们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小六表弟显然是“伤”得最重的那个。这倒霉孩子明明刚从承恩公府里放出来!刚出来发现变天了,还没搞清楚具体状况呢,就这样被台风尾给扫上了。

    皇上思来想去,决定要给颜楚音找点事情做。

    他想起去年就赐了一块亲卫令牌给颜楚音。有了令牌便代表入了皇家亲卫营。文臣走科举路线,而大多数来自武勋家庭的公子哥都是从亲卫营开始他们的仕途的。武勋家庭中最有出息的那一拨,都在亲卫营里!去年赐令牌给颜楚音时,令牌的象征意义更大一点。但皇上这会儿却觉得颜楚音真该去当差了。

    皇上大笔一挥、圣旨一下,新乐侯正经入了亲卫营。

    一个在翰林院里当差,一个在亲卫营里当差,看你们怎么谈情说爱!

    过了两天,皇上暗搓搓地问:“音奴闹脾气没有?”

    “回皇上,侯爷高高兴兴当差去了。”近侍回道。新乐侯如今拿自己当有家室的人看待,既然有家室了,那自然要有正经的差事,否则如何养家呢?虽说当差以后确实不方便和沈昱见面,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