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松看到王爷向自己投来询问的目光,连忙说道:“王爷,小的是想来招募一批灾民。”

    朱峰一愣,“招募灾民?干吗使?”

    “回王爷的话,火柴工坊已经筹备完毕,目前缺的正是工坊当中的劳力,小的以为在灾民和流民当中挑选,即可节约赈灾粮款,又可充实火柴工坊,一举两得。现在正值冬季,也不用农耕,这些灾民吃饱了没事干,正好可以进入工坊中用劳力换取一日三餐和些许工钱。”

    朱峰一拍大腿,这不就是以工代赈吗?怎么自己没想到,却被这十四五的半大小子想到了。

    天才就是天才,只要给他平台,总会光彩夺目的!

    王松说的对,灾民中有不少精壮大汉,这些闲汉吃饱了没事干,就开始想些有的没的。现在刚刚开始赈济,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时间长了的话难免有几颗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

    在粥棚只能喝粥勉强度日,只是保证你饿不死罢了,这个时候给他们提供一个一日三餐管饱的地方,相信没有人会拒绝的。

    “继续说下去!”朱峰鼓励道。

    “小的这几日观察到底有多少符合条件的灾民,我们并不怕劳力过剩,火柴工坊需要的人不少,开春后还有制盐工坊,如果实在用不了还可以编入到护卫营中,小的只怕这些灾民数量不够呢!”

    朱峰听得很认真,他有些庆幸当初收留了王松母子。

    “小的计算过,火柴工坊想要每天产出万捆火柴,对应的则需要足够多的人伐木、削木、制硫,这就意味着,需要雇佣至少千劳力,除去老幼病残,这些灾民未必够用。”

    “好!”朱峰高兴地大声说道,这块尚未雕琢的璞玉稍加打磨便开始展露他的光芒,假以时日,王松必定会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福叔老成,王松更加懂得变通,朱峰甚至有一种想法,让这小子取代福叔的位置是不是有些屈才了。

    .....

    胡宅。

    胡家的中堂大厅极为奢华,黄花梨的条案、太师椅、屏风摆放其中,熠熠生辉,闪露出特别的纹路。进得大厅第一眼就能看到的板壁竟也是黄花梨木所制,壕气十足。

    板壁前放置的条案摆放了一对白釉锦鲤花瓶,寓意吉祥富贵,这对花瓶是正德年间景德镇一知名匠人所烧制,所费甚巨。

    板壁方有一匾额,乃胡振功的叔父,御史胡力文亲自手书“勤博”二字。

    匾额下方悬挂一副山水画,如果凑近看,提拔赫然写着张择端三个字,北宋书画大师的作品,已经不能用金银来衡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