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朱峰似乎这道光晕比之前要大了一圈。

    他生怕自己看错了,连忙后退了一步,仔细地观察着。

    之前并没有测量光晕的实际大小,但凭借肉眼,光晕真的大了一些。

    忽然,一个想法从脑海中冒了出来。

    难道.....这光晕可以自动变大?

    是不是自己每一次穿越之后补充能量,都可以让光晕变大?

    假如光晕变大了,是不是可以带更多的东西过去?

    比如.....车?比如.....生命体?

    如果是这样.....卧槽,发达了!

    这次自己穿到明朝,光晕会淡去一段时间,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一下,假如可以证实自己的猜测,就意味着自己可以向明朝运送大批的物资。

    心情愉悦的跨过了光晕,手中的行李箱似乎也轻巧了一些。

    朱峰离开的两天在王府中没有任何的波澜,大家都对王爷突然变得勤敏好学而感到高兴。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代里,下人们对所伺候的本家已经有了家的依赖,有的奴仆家世世代代伺候主人家的世世代代,都是普遍现象。

    府中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节日的气氛浓厚了。

    整个王府被打扫一新,后花园的八角凉亭更是被装饰的花团锦簇,一盆盆兰花摆放在凉亭四周,黄的、白的、红的、粉红的菊花集中摆放在凉亭外,以便供人欣赏。

    朱峰生于现代,对中秋端午等节日不太重视,在下人们的忙碌下,才感受到传统佳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凉亭外竖起了一根雕有花头的画竿,水曲与凉亭之间,还搭有一座戏台。

    这是朱峰袭封衡王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整个王府和长史司都很重视。第二天午,春晴和兰香就早早将亲王冕服备好,晚要穿着一新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可见一斑,不仅整个长史司全程陪同,并且还要将活动内容具折奏给远在京城的万历皇帝。

    整个王府都在忙碌当中,尤其是福叔,府中都是他的身影,哪盆花摆歪了,哪张画贴斜了,他都要亲自纠正。

    朱峰发现,自己这个正主成了最清闲的一个人,他的工作只需要做一个傀儡任人摆布就好。

    穿着一身青衣,带着杨虎赵三二人,慢慢溜达出了王城。

    天气转寒,但正午的阳光还是暖意融融,走了半个小时,朱峰就有些出汗,连忙找到一个树荫下小憩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