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状源楼。

    因为快要到会试时间,所以来自全国的举人开始陆续抵达京师,而状源楼就是他们最为喜欢的一座酒楼。

    状源,状源,单单这个酒楼名字就有个好意头,而且这楼确实有不少举人在这里喝过状源及第粥,然后考上了状源。

    而今天,状源楼比以往要更加多人了。

    因为朝廷粗大事了!他们这些嘴炮不来点激扬文字,针砭时弊,根本就全身不得劲。

    “文长,你终于来了,来来来,坐这里。”

    “端甫兄……”

    作为举人盛会,徐渭、诸大宇自然不会错过,所以早早来到,徐渭是个穷鬼,但诸大宇经济实力不错,能够顶住这里的消费。

    徐渭虽然刚到,但是已经听到不少桌子都在议论当朝首辅严蒿下江南的事了,这事影响实在太大了,害得这些举人们都没心情备考。

    很快,有相邻的两桌因为意见不同,直接吵了起来。

    “要我说,这严蒿绝对是想去刮地皮了,以他那贪婪的本性,江南要大祸了!”

    “狗屁!严阁老德高望重,岂会做出这样的事。”

    “是德高望重,别忘了他的前缀,那可是大米虫!”

    “呸,严阁老不要首辅也要下江南,难道就为了刮地皮,你信吗?”

    “就是啊,如果是为了贪银子,还不如在京师好好当首辅,下面自然一堆人进献。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没有。”

    “我就不信那个严蒿跑去为了赈灾,哼,我不信他是那样的人!”

    双方越说越激烈,越暴脾气,很快就推攘了起来,不过双方都是文弱书生,所以都不会受什么伤。

    很快,整个状源楼都陷入了对骂当中,有人说严蒿是大米虫,有人说严阁老是个能吏。

    诸大宇和徐渭坐在角落里,当做吃瓜群众,嘿嘿笑着看他们骂架,很是惬意。

    突然徐渭道:“最近我在外城听说了一个消息,上次清剿那些黑势力的时候,缴获了不少的钱,严阁老出主意分出了一部分,用来奖励义民,赔偿苦主,追寻被拐孩童,拨款养济院安养,足足花了十多万两。”

    诸大宇叹道:“严阁老仁义啊,以前确实错怪他了,而今天这事,我更加佩服严阁老了,为了赈灾连首辅都搁置了,哎,这些举人左一口大米虫,又一口谄媚圣上,却丝毫不讲理……”

    徐渭点头,露出鄙夷的神色。这些只知道仁义道德的举人,如果一直这样,只会成为一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臣子,要来何用。

    状源楼的读书人相互对骂,很快就扩散到了全城,引得其他读书人甚至是百姓都开始议论了起来,焦点都是严蒿此去是去刮地皮还是去赈灾。

    整个京师都沸沸扬扬了起来。

    ……

    第二天,嘉嘉难得宣召,开始很久都没上的早朝。

    第三天,早朝开始,百官通过午门进入太和殿,今天的官员依旧非常多,因为都是来看严蒿是否真的要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