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那就是培养后来人!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严蒿你再猛,再得嘉嘉的欢心,总不能长生不老吧?总得退休致仕吧?等到你老了下台之后,我培养的新人都上来了,看你怎么死!

    所以,徐阶不动声色,利用自己尚书之位,安排学生张老出任浙城提学。

    前面说过,浙城经济发达,人杰地灵,乃是大雨文脉所在,考生质量极其生猛。所谓提学,就是老师,可轻易寻访人才,提拔拉拢,占据人才优势。徐阶本身就是浙城华亭人,张老做浙城提学,便可近水楼台先得月,将徐家的后代,还有浙城的读书人,纷纷提拔起来,变成自己的人才储备基地!

    不得不说,虽然徐阶现在还只是一个尚书,但未来首辅,历史上除掉严蒿的头号大敌,已经在暗中给严蒿埋坑了。

    张老之所以忍不住生气发作,还是因为他身为浙城提学,却发现万松书院在组织攻读严蒿的著作!

    貌似,这些师生对严蒿的观点,还颇为赞同?

    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怎么能长别人的苗?

    所以,张老认定,自己有必要纠正一下浙城学子们被严蒿拐跑,跑偏、崩塌的三观,他这个提学有责任教书育人,毁人不倦!

    张老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圣人之道,在于威德怀远,故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近,则可以怀远异。故而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

    这话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张老的观点就是老一套儒家融孟之道,重对内,轻对外,关起门来管好自己家的事,把国家治理好了,自然万国来朝,远近宾服。

    这是一种鸵鸟心态,保守想法。

    老沈不说话,向王锡爵看了一眼。

    这位青年学子,立即站起来,向张老大声道:“在书院,您是我等的前辈。学生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

    张老皱起眉头,心说我正在给你讲课,你怎么跳起来反驳,怎么还有这样无理的学生?

    但此时毕竟在书院,学术气氛浓厚之地,人家王锡爵以“前辈”称呼,摆明了是要以读书人的身份,跟他在学术上辩论。张老也不好拿出提学的臭架子,只好耐着性子道:“问吧。”

    6更完毕。

    强烈推荐一本不错的新书《系统之超级警察》,很合胃口。111